《野眼》是意大利电影,Paolo Cavara(保罗卡瓦拉)所导,刻画一名野心勃勃但愤世嫉俗的导演带了他的爱人与团队到世界各地包括本地,寻找电影的新感觉,结果他把他们推向危险与堕落的边缘。
由亚洲电影资料馆(Asian Film Archive)举行的展览“State of Motion 2017:Through Stranger Eyes”将于2017年1月6日至2月5日在国家图书馆(Plaza Atrium, National Library Building)举行。该展览是2017年新加坡艺术周的亮点之一。
曾庆透露国家图书馆的一楼处将搭建舞台来放映电影,台下摆满百多张椅子。舞台采取传统的街戏舞台搭建,即采用木板与木杆来完成,据所知,该师傅是这类传统搭建法硕果仅存的。电影拍摄景点的游览有58趟,每趟游五个地点——芳林公园(Hong Lim Park)、黄金熟食中心(Golden Mile Food Centre)、拉柏多公园(Labrador Park)、远东商业中心(Far East Plaza)与旧武吉士街(Old Bugis Street)。电影免费放映,每趟游览约3小时,白天收费15元,晚上18元。
《弹飞》是已故传奇英国摇滚歌手David Bowie(大卫鲍威)于1983年展开巡回演出“Serious Moonlight Tour”时到访本地、香港与曼谷等亚洲地区所拍摄的纪录片,叙述了这些地方的风土民情,由纪录片导演Gerry Troyna(杰里特洛纳)执导。
《花街圣者》载录70年代的新加坡
《血指环》讲述男主角飞豹是卖面小贩,因不愿意交保护费给私会党徒,所住的亚答屋遭放火,母亲临终前告诉他父亲的死因,并交给他父亲留下的“血指环”,要他复仇。《血》因剧情牵扯到私会党徒向小贩勒索保护费,当时被列为禁片,不过后来也解禁。
《弹飞》记录大卫鲍威
展览将放映五部电影,除了1973年的《血指环》(Ring Of Fury)是本地电影,其他四部——1984年的《弹飞》(Ricochet)、1979年的《花街圣者》(Saint Jack)、1967年的《野眼》(The Wild Eye)和1971年的《到马来西亚寻找日本不归兵》(In Search of the Unreturned Soldiers of Malaysia)都是外来电影。《血指环》与其他四部片的的共通点是:在新加坡取景。
在新加坡艺术周期间,亚洲电影资料馆将放映五部在本地取景的电影,并且安排了58趟电影拍摄景点之旅,让大家穿梭在不同年代的新加坡。
展览的策展人曾庆对《联合早报》透露,希望透过这几部电影与到拍摄景点的游览,带领大家穿梭在不同年代的新加坡,看到新加坡的改变。“《花街圣者》全片在这里取景,《弹飞》有三分之一景在这里,《野眼》也大部分在这里拍摄。透过这些电影,新加坡就像是个角色,在不同的年代扮演不同的角色。”
电影免费放映
《到》是已故日本知名导演今村昌平导的纪录片,纪录战后的日本军为何没回到日本,当中有的还改信回教并融入马来西亚的社区生活。
《花街圣者》是第一部全片在本地拍摄的好莱坞电影,由美国导演Peter Bogdanovich(彼得博格丹诺维奇)所导,是一名美国皮条客要在本地发财的故事。《花》1979年在世界各地推出,但本地遭禁,因为电检局不满影片最后版本与申请拍摄准证时呈交的剧本有所出入,而影片似乎把本地描绘为犯罪与卖淫的天堂。影片30年后解禁。70年代的新加坡风光面貌——新加坡河的驳船、沿岸的人民生活、白沙浮的人妖等等,现在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然而,《花》却如实地载录了新加坡的70年代。
不同艺术工作者包括李婉婷与Jeremy Sharma(杰勒米·莎尔玛)等,将在不同的游览地点呈现与电影相关的创作,例如杰勒米就在拍摄《血指环》的拉柏多公园呈现装置艺术。读者可上网 :asianfilmarchive.org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