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将于2021年卸任总理一职,按她目前的讲法,她将永远退出政坛。而在卸任前,默克尔计划于明年下半年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各欧洲领袖访德,可以预估,届时她将试图将欧盟,又或至少是德国的对华政策摆上正确轨道。在那之前的数月内,乃至未来数年,围绕“如何与中国相处”,德国乃至欧盟舆论界都会有愈发激烈的讨论。
回看默克尔上周三的发言,人们可从中看出她对德国乃至欧洲对华政策的重视程度。默克尔明白中国对当下和未来世界的重要性,而德国和欧盟必须认真思索自身对华政策,既不能卑躬屈膝地采取“绥靖”政策,亦不可走向冷战式的对立和孤立。默克尔无疑认为她当下所采取的“坚守不同,但同时积极接触,在合作中解决分歧”的方法是可行的,也呼吁她在德国联邦议会乃至欧盟的同僚们,即使不认同她的方式,至少也应跟她一样正视问题。
9月初,默克尔例行访华,期间她纵然在敲定11项商贸协议的同时,也不负舆论众望向北京提及香港示威和人权问题,德国国内却依旧不乏批评之声。诸如《德国之声》等媒体数次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如今的默克尔在面对中国时因担心触怒北京而瞻前顾后,而这也影响到德国乃至欧盟的对华政策。
作者:叶德豪
默克尔在这场联邦议会一般性辩论中花费大量篇幅谈论对华政策,并非没有理由。围绕“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德国舆论近来一直不乏对默克尔的批评与施压。
默克尔谈及各界最关注的香港抗议活动及中国人权现状,并表示“我们当然应该对此进行批评,但中国的制度完全不同。我不清楚我们能否以冷战期间所采取的‘孤立或隔离’来应对两种制度间的竞争”,“更恰当的回答应该是:自信地坚持自己的标准,而不是宣告采用彻底的孤立隔离的手段”,如果欧盟每个成员国采取各自的中国政策,那么这将成为欧盟最大的危险之一,“这对中国来说并不是灾难性的,对我们却是”。
此外,德国执政基督教民主联盟(CDU)代表大会11月23日召开,会前有部份资深议员提请议案,要求将华为排除在德国5G建设之外,最终大会通过的提案规定“只有以可验证方式满足明确界定的一系列安全标准的装备商”才能参与建设,而这一系列标准中必须“排除外国对我们的5G基础设施施加影响的可能性”。虽然提案最终避免直接点名华为和中国企业,但围绕该议题的争执不仅突显出德国国内乃至执政党党内的政见分歧,也昭示着德国对华持疑的政界人士正愈发高调地表示其立场。
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拋出“北约脑死亡”之说,引起舆论哗然。德国总理默克尔于第一时间批评后,又在上周三的演讲中再次谈及北约的意义,她表示现在欧洲仅靠自己无法自卫,德国为北约承担更多责任都是正确的。此外,默克尔也呼吁德国国会抵制仇恨和煽动仇恨的社会言论,表示“言论自由是有边界的”,涉及煽动仇恨和破坏人类尊严的内容必须被抵制。不过,相对于这些议题,最引发注意的还是默克尔演讲中涉及中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