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兰说:“开始时,他们只把新加坡当做一个富裕小国。经过长时间相处,他们感受到我们的诚意,慢慢地我们建立起信任和友谊。在他们眼中,小国寡民的新加坡有大大的爱心。”

陈丽娟以2013年的得奖人莫子煊为例,说明这项计划不但资助年轻人设立社会企业,也协助参与的年轻人开拓视角,与全球接轨。

名为“Our Better World”的计划,让志愿者、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拍摄好人好事,制成视频,并在网上传递能量。新加坡国际基金会主席王景荣说,计划的目的是激起受众行善、向善,与他人分享爱心。

通过视频鼓励不同国界的人行善,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利用数码媒体,推广行善的信息,让更多网民发起和参与善行。

有别于一些人认为的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只吸引年轻人或专业人士参与,该组织义工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介于18岁至78岁。许多参与新加坡国际基金会的专职人员加深了专业知识、对事物有了新的视野,同时吸收了新的知识。

52岁的全职军人孙德兰在五年内到访柬埔寨10次,与当地的慈善组织合作,为边远乡区的居民凿井取水,制作滤水器,提供干净食水。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的公共外交角色,在王景荣看来是新加坡对外联系的“工具箱”里的其中一个工具。他指出,基金会在区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提高新加坡的思想占有率(mindshare),及建立联系网络,这些都有助提升新加坡和国人的国际形象。但提升形象的目的不是吸引外资,而是鼓励更多人加入行善行列。

该组织推出的各项计划,分享教育、环保、艺术、文化等领域,生活、商务等各个层面的思想、技能与经验。在合作共赢,诚信睦邻的基础上展开各项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渠道,把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可说是让新加坡发挥了“暖力量”。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这些年来之所以能够持续吸引国人加入义工队伍、与各国建立紧密联系,一方面得益于许多献出心力的“国民大使”,在互信共赢的交往中,和当地人建立了亲密联系;另一方面,这些“国民大使”发现自己也深受启发,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

“视频的目的不是让你因为喝威士忌酒和吃寿司而过意不去,而是让你意识到,外面有这么多人尽管身处逆境,仍努力创造自己的未来。”

品牌效应衍生新加坡正面印象

王景荣以自己的友人为例说,朋友看了视频后原本以为视频的目的是要让他“为自己过着喝威士忌酒、吃寿司的生活而过意不去”,但这名友人在一年后也发动自己的公司展开保护环境的工作。

陈丽娟说:“我们都是与当地的组织携手合作,根据当地所需,通过‘授人以渔’的方式,推动改变。”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过去27年通过多项志愿交流计划,为多个国家带来积极、可持续影响,也为新加坡开拓国际网络。

王景荣说:“计划的构想是让人离开沙发,做些善举,要怎么做由个人决定。想要与视频中的人联系也行,想要自己发起善举也可以。”

陈丽娟也以青年义工叶文聪举例。叶文聪从小被诊断双耳深度听障,他不但克服困难考上大学,还在东帝汶“爱加倍”听障学校服务了一年,教导听障孩童手语、基本数学及识字,和孩子们感情融洽。孩子们以他为榜样,过后也当起了老师,教导听障儿童。这种正面力量让更多听障孩童的家长改变传统观念,同意把孩子送到学校受教育。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陈丽娟和基金会主席、我国巡回大使王景荣日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陈丽娟上列的这段话,道出了基金会的使命与宗旨所在——“结交朋友,为了更美好的世界”。

青年社企计划

在当前这个时代,互联网的连结,各国利益交织空前紧密,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世界越来越成为命运相连的“地球村”。除了政府层面的外交协作与交流,民间的交流更有助于消弭成见,共建更美好的世界。

配合新加坡今年担任亚细安轮值主席国,基金会邀请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总结新加坡及亚细安这些年来

不管是在不丹培训官员推广资讯通信管理、在缅甸开展净水源计划、在老挝培训物理治疗师,还是建立青年社会企业联系网络,新加坡国际基金会与其义工27年来的多项交流计划,展现了新加坡的“暖力量”。

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国民大使

莫子煊与来自尼泊尔的同学阿卡什(24岁)想出Gazaab企划,创办社会企业。他设立的“Backstreet Academy”的网站发展独特的深度旅游,至今已集合来自43个发展中地区的贫困人家,让他们向游客传授当地独有的雕刻、捕鱼及染布等传统技艺。这些在地导游的收入因此增加了两三倍,生活改善了许多。

陈丽娟也指出,义工及该组织推动的计划有时也能促使公共政策制定者改变做法,让更多人受惠。比如该组织刚在印度淡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完成一项为期三年的加强妇孺保健计划,一改过去保健机构“护士止步产房”的做法,允许护士在产妇难产时进入产房协助接生。这是他们在当地的合作伙伴努力了十多年都无法突破的。陈丽娟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也是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及“国民大使”所带来的影响。

扮演的社区建设角色及未来的合作方向,并结集成书。

叶文聪回国后仍惦挂着东帝汶的孩子,每年都回去看望他们,也开了个人摄影展,为东帝汶“爱加倍”听障学校筹款。

人物面对面

“当世界更紧密的连结,也更趋向复杂,我们有必要投入时间建立人与人的联系,促进跨社群的了解、跨文化认识,异中求同,携手合作应对共同的挑战。”

据估计,自1991年成立以来,这个非盈利团体派出了超过4000名新加坡专职工作人员和专业志愿者到阿富汗、柬埔寨、缅甸、越南、加纳等17个国家开展志愿服务,为许多国家带来积极和可持续的影响。

王景荣补充说明,新加坡国际基金会扮演的增值作用,是通过自身的品牌效应,与地方政府疏通,让计划顺利落实。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陈丽娟说:“许多到国外参与计划的国人告诉我,他们在‘施’的同时,也是‘受’的一方。许多义工和当地社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对当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2010年起推出的“生命之水”计划,为贫困乡区的村户安装滤水器,从基本的生命之源改善村民的生活。

施的同时受益

“公共外交的问题由我们处理。我们和当地机构接洽,打通官僚工作程序。新加坡国际基金会的品牌,也为这些合作项目带来一定程度的威信。否则单是医院对医院,或机构对机构的合作项目,很难获得官方的首肯。”

视频中描述的善事应有尽有,包括以宠物狗为老年人或体障人士提供心灵治疗、看护者如何照料失智症患者、用婚纱为早逝孩子缝制“天使礼服”等。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自2010年起主办青年社会企业家计划,今年的46支队伍来自12个国家与地区。

离开沙发 成就善举

“授人以渔”推动改变

“当我们非常专业地执行这些合作项目,就能为新加坡和新加坡人带来正面印象。他人不把我们视作自私、惟利是图、不关心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当我们加深外国人对新加坡人的印象,他们有时会与我们展开更多合作,或帮我们与区域的其他非政府组织和社团建立联系。”

新加坡今年担任亚细安轮值主席国,新加坡国际基金会邀请了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针对新加坡及亚细安这些年来在社区建设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未来可以如何更好的合作发表反馈。这些内容已结集成书,收录为基金会系列丛书“Insights from the Inside”(《在地外国人眼中的新加坡》)第三册,即将在本月底出版。

比如该组织2009年至2012年和印度尼西亚非政府组织(NGO)“瑞秋尔屋”(Rachel House)合作,为末期病童提供更好的临终关怀护理。在临终关怀这种意识还未广受关注时,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和该组织推展的上门临终护理计划获得良好反响,最终被当地全国护士协会及国立医院小儿临终护理病房采用,得以推展开来。这种众志成城的力量非常可贵。

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并没有将计划的社会效应量化的具体做法,但截至去年,计划在网上吸引到的活跃社群多达68万人。去年也有61%的受众在观看视频后表示采取了后续行动,如转发视频、分享自己的故事、加入个别善行的行列,或捐助善行等。

《联合早报》在丛书正式发布前,与新加坡国际基金会主席、我国巡回大使王景荣和执行理事长陈丽娟,一同回顾基金会的建树,探看未来如何与合作伙伴共建更美好的世界。

陈丽娟指出,基金会的各项计划需要国人的持续参与才能成功。不管是海外义工、文化大使或者推动社会企业,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新加坡的国民大使,和世界各地的社区连接起来,携手为更美好的世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