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国家图书馆,B1 Programme Zone
讲题:王沙野峰留给我们的人生智慧
讲华语运动推行 王沙方言武功尽失
1995年野峰过世,1998年王沙也离开了我们,苏章恺才从报章和电视台的重播片段中,重新认识这谐剧双宝。听说1960年代起两人出版了许多黑胶唱片,苏章恺四处寻找,到处收集。许多年后,苏章恺决定要写一本关于王沙、野峰的专书,寻访两老的家人和朋友,今年终于完成了《弟喂,做人阿甲阿甲就好——王沙和野峰的90个人生故事》一书。
王沙野峰 诞生在本地语言多元化时代
发布会结束,苏章恺还会在同日晚上7时,担任早报悦读@NLB的主讲人,在国家图书馆为联合早报读者讲述王沙与野峰的人生故事。
时间:晚上7时
“弟喂,做人阿甲阿甲就好。”
生活化的语言,就是王沙、野峰作品的核心。王沙、野峰讲述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通过嬉笑怒骂的方式讲做人的道理。王沙坚持作品要通俗但不能低俗,这让苏章恺印象深刻。
直到这两年,本地才有人意识到,有许多事物会随着方言消失,才开始重视起来,想要从王沙、野蜂的作品中缅怀逝去的事物。许多本地新生代影视工作者的作品中都使用了方言的元素,大家都意识到方言是本地不可或缺的成分,最近连夺大奖的陈哲艺新电影《热带雨》,戏里出现华语、英语、马来语和福建话,还有广东歌曲的元素,让电影的声音丰富多彩。
苏章恺说,当年梁智强的《钱不够用》引起关注,就是因为新加坡人好多年没有听见那样的方言表达方式,太久没有在主流媒体听见老百姓的声音,才有的反应。遗憾的是,多年的断层,让苏章恺感觉到有些电影加入方言元素,其实是刻意经营,我们已经回不去王沙、野峰那个年代的自然而然了。
“阿甲阿甲”是马来语“agak-agak”的音译,可以解释成“大概”。
王沙用他的潮州话念起来,多好听,可惜,那已是回不去的时代。
王沙与野峰在本地娱乐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苏章恺说,王沙与野峰开创了谐剧唱片的新模式,更是最早走向国际的本地喜剧艺人。更重要的是,他们象征了一个时代,“他们的人生故事很好地反映了我们国家语文政策的演变。他们诞生于所处的时代——新加坡语言最为混杂最为多元的时期。当时我们还在找寻身份认同,王沙野峰就是那时代的产物,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掳获老百姓的心。”
苏章恺表示,著书的终极目的是向老前辈致敬,要让更多人了解前辈艺人的努力,不想让王沙、野峰随时代洪流灰飞烟灭。苏章恺希望通过王沙、野峰的人生小故事,带给读者正能量。
主讲:娱乐文史研究者苏章恺
苏章恺指出,1967年尝试谐剧唱片大获成功,王沙、野峰的唱片一度热销到唱片公司才印好就连包装都来不及做好就直接上架。人们先买唱片,之后才买封套,都想先听为快,要知道他们又说了哪些有趣的东西。
苏章恺感慨道:“讲华语运动展开之后,他们便少了舞台。王沙说过,没有方言,他的武功尽失。”
王沙与野峰这对无可以替代的喜剧演员,1960年代至1990年代,为国人带来数不尽的欢笑,是许多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日期:12月6日(星期五)
王沙与野峰善用各种方言,让人捧腹。YouTube有人上载1975年两人比拼方言的段子,看哪个方言能以最精简的方式诠释一段对话,结果广东话用了20字,潮州话只用了8个字,最后却是英语最精简。野峰说,老外做事最干脆,“law by law”没有留余地,结果四个字——Who?Me!What?Drink——解决了这段关于喝酒的对话。台下笑成一片,笑的背后却是苦涩,他们讲的就是新加坡底层社会的无奈,英语高高在上,由上至下,没有转圜的余地。就像后来的讲华语运动,政策要推行就是一声令下,举国配合,王沙、野峰这对喜剧作家仿佛未卜先知,一语成谶。
苏章恺将于12月6日(星期五)下午3时至5时30分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6楼举办新书发布会,王沙遗孀王秀莺将担任发布会特别嘉宾。
对本地娱乐史研究者苏章恺来说,这句话就是王沙温柔之处。苏章恺说:“其实就是中庸之道,跟我们的精英主义是完全相反的。我想,如果凡事留有余地,社会会更加和谐。”
王沙野峰的人生故事很好地反映了我们国家语文政策的演变。他们诞生于所处的时代——新加坡语言最为混杂最为多元的时期。
——苏章恺
生活化的语言,是本地已故谐剧双宝王沙、野峰作品的核心,闪烁着民间智慧。《弟喂,做人阿甲阿甲就好——王沙和野峰的90个人生故事》作者苏章恺,将于12月6日在早报悦读@NLB的活动上,讲述王沙与野峰的人生故事。
经过多年收集资料与研究,苏章恺希望下一代不要遗忘老前辈的贡献,也不要因为王沙、野峰是喜剧演员就会下意识地看不起他们。苏章恺认为,王沙、野峰的作品没有低俗没有“颜色”,常常展现的是正能量,尤其王沙那句“阿甲阿甲就好”,更像是在劝勉大家不要钻牛角尖,劝人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