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近年加大力度解决失信问题,让老赖们“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最高法院长周强昨早在工作报告介绍2016年以来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时透露,已有366万名老赖迫于压力自动履行义务。法院也以拒不执行罪判处1.3万人,拘留50.6万人次,限制出境3.4万人次,同比分别上升416.3%、135.4%和54.6%。
中美贸易战去年开打以来持续导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许多民营企业经营困难甚至濒临破产,债权人诉讼及司法机关强制措施则令民企窘境雪上加霜。
刘贵祥强调:“(法官)采取的一些措施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要追求最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他指出,法院对企业资产能活封的不要死封,并只能采取对生产经营影响最小的执行方式去采取处置措施。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刘贵祥昨天强调,绝不姑息市场中有钱不还的“老赖”,但司法机关也不应过度查封面临破产的企业,要利用现行破产制度助这类企业起死回生。
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昨午在今年人大最后一场记者会上指出,一些企业原本发展前景非常好,但因市场等各种因素,资金链一时断裂。“各地法院和有关司法部门蜂拥而至,纷纷采取查封等手段,左叼一口、右咬一口,企业不死也得死。”
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昨天在部长通道受访时也维持同样论调,表示要以柔性办法处理民企纠纷,在诉讼过程中尽量使用调解手段,加大和解力度,放民企一条生路,支持民企生存发展。
刘贵祥认为,重整与和解能很好为企业解决债务危机,企业一旦申请破产重整就能进行新的债务组合,司法机关整个执行程序也将中止。他表示,要善用中国的企业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制度“治病救人”,拯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