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不管是本地或国外建筑师,只要设计中包含建筑师对新加坡、本地历史和人民的深刻情感和认同,这些设计都应该被接受。
戴礼翔也是建国元勋纪念堂指导委员会成员,他说:“我们希望这个建筑不只是为了将来10年,而希望它成为50年、甚至百年的地标。”
委员会早前指出,纪念堂不会把叙事重点过度地放在任何人物身上,而是通过叙述不同的故事和里程碑事件,反映建国元勋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克服挑战,以及所做的选择,凸显塑造新加坡今日面貌背后的价值观和理念。
针对国外建筑师如何在设计中融入新加坡色彩,戴礼翔说,尽管比赛的首阶段开放给海内外建筑设计专才,但委员会鼓励国外参赛者与本地建筑师合作,从中了解本地的风土民情等背景资料并结合双方的创意。他说:“我们将有很大机会看到融合国际水准、同时带出新加坡人愿景和利益的设计。”
新加坡建设局BuildSG副局长戴礼翔告诉本报,建国元勋纪念堂考量的设计因素包括空间的布局、动线和访客体验等功能的完整程度,以及建筑素质和日后维修保养问题。他补充,除了建筑成本不能超出规定,获选作品也要有在设计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致胜元素。
Chang建筑事务所创办人张荣德认为,纪念堂应承载建筑设计以外的意义,融入反映本地价值和建国元勋精神的某些象征。
有望成为本地新地标的建国元勋纪念堂开放征召设计的新闻传出后,引起本地建筑设计界高度关注。
他指出,委员会不仅希望看到有别于一般纪念堂的设计,更希望下一代能受建筑设计启发,从新加坡的过去和现在跨越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