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厝港基层组织和卫生部医疗保健转型署(MOHT)也在星期六推出名为“在地数码连接”(Digital Local Connect)的数码工具。工具将为基层领袖、志愿者、家庭医生和社区伙伴提供一站式的目录,搜索社区内的医疗、保健护理,以及社区服务和设施等资源,帮助居民更好地规划护理需求。

杨厝港区2019年获选为失智友善邻里研究的首个试点地点后,基层组织同护联中心(AIC)、宜居城市中心 (Centre for Liveable Cities) 和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SUTD) 合作,在社区内开展调查,研究失智症病患及看护与建筑环境之间的联系,以此设计失智友善的基础设施。

其中,团队在宏茂桥6道第646座组屋旁打造名为“蓝色庭院”(Blue Court)的活动空间。空间内有适合失智症病患使用,帮助他们锻炼认知和身体能力的器材,也为他们提供交流和培养“甘榜精神”的空间。

李显龙总理和杨厝港基层组织顾问叶汉荣星期六(12月2日)在“杨厝港日”的活动上,正式为这些失智友善邻里的硬体设施揭幕。研究团队也公布失智友善邻里的研究报告和设计指南,希望日后能帮助其他市镇理事会和城镇规划师在全岛建造更多失智友善邻里。

从适合失智症病患的活动角落,到简单的路标以及地面标识,杨厝港收集居民对居住环境的反馈,打造本地首个以社区研究为基础的失智友善邻里,协助失智居民在邻里原地养老。

延伸阅读

另一个新增设的基础设施是名为“浮标”的地面标识和休息区。地面标识以简单的设计为主,让有认知障碍的失智症病患可以在一个平静和安全的环境里休息,以及查看方向。

研究通过实地观察和举办社区研讨会等方式,收集包括失智症病患和看护在内的100多名杨厝港居民的反馈,以了解怎样的基础设施可以更满足他们的需求。除了收集当地居民反馈进行询证研究,失智友善邻里与之前推出的失智友善社区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注重活动的同时,也关注邻里内的硬体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