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明报》报道,中心在去年8月成立,目标以八年时间编修整套《香港志》,涵盖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范畴,中心设由学者组成的编审委员会,负责审核文稿。对于有官员成为中心的名誉赞助人、当然顾问,加上其成立背景,令其工作目的引来关注。中心总裁林乃仁称,学者编志时不会评论事件对错,仅陈述事实,当中没有政治色彩,“完全是一个历史文化工程”。
被问到现存不少关于香港史的资料,与地方志有何差异?中心理事、岭大协理副校长刘智鹏称,“史”有别于“志”,“历史往往会选择一种说法,表达了历史学家对过去一段时间的看法”;地方志尽量持平,“述而不论”记录过去的事。
中心执委会主席、行会召集人陈智思估计,编修整套《香港志》耗资7.8亿元(港元,约1.34亿新元),七成经费用作编修、出版等。他说,目前已筹得三分之一经费,政府没向中心提供直接资助,但有信心日后能募集足够资金完成编纂工作。中心还称,截至11月已获47家港资、中资及英资企业应允捐款,包括汇丰、恒隆地产、太古集团等。
中心称,其使命及愿景是记述香港千百年变迁,让港人“了解香港与国家、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血脉亲情,以及不可分割的共同命运”。刘智鹏说,过去一段很长时间,“香港人不太知道香港是什么地方”,香港“好像石头爆出来,周围的人都不关我们的事”。他认为,倘不编修地方志,港人或不知以前香港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是千丝万缕。
由团结香港基金成立、负责编修《香港志》的“香港地方志中心”(下称中心),昨天出版首册《总述 大事记》,介绍香港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2017年7月1日的6500多项大事。中心介绍愿景时提到,让港人“了解香港与国家、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血脉亲情”。对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及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担任中心的名誉赞助人,中心强调负责编志的学者编辑自主,过程不受任何事左右,中心也没有意图“洗脑”。
《总述 大事记》长约53万字,中心网站可免费阅览,下月初书局会出售印刷版本。该书提及六七暴动、占领运动等香港近代大事,部分事件涵盖社会不同立场的看法,如该书提及2013年“戴耀廷、陈健民、朱耀明三人联合发表‘让爱与和平佔领中环’的‘信念书’,宣称要以和平非暴力的‘公民抗命’方式,争取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2014年有团体发起反对“占领中环”签名运动,又举行“8.17和平普选大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