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报》报道,惠誉于去年9月反修例运动爆发期间指出,由于香港的政治争议,以及港府逐步融入中央管治等问题,已将香港主权信贷评级由“AA+”降至“AA”,而受疫情爆发影响,惠誉于上月中旬再将香港评级再降至“AA-”,目前仅较中国大陆的“A+”高一个级别,但展望则由“负面”转为“稳定”。

至于其他评级机构方面,穆迪(Moody's)于今年1月将香港评级由“Aa2”降至“Aa3”,展望上调至“稳定”;标普(S&P)在2017年9月下调香港评级至“AA+”后便没有再调整。

麦克名强调,由于过去惠誉已两度下调香港评级,现阶段评级已足以反映社会运动及本地经济与主权状况,因此在短期内没有打算再调整香港评级。

麦克名解释,鉴于香港在经济政策上较中国大陆更具优势,包括有更稳健的银行金融体系及完善的货币政策,并有属于本地的港元货币及自由贸易市场,资金可于本地自由流通,因此香港评级仍然高于中国大陆。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Fitch Ratings)在去年9月与今年4月,两度下调香港的主权信贷评级,以致香港与中国大陆的评级差距由以往的三级收窄至一级。惠誉全球主权评级主管麦克名(James McCormack)表示,香港在经济政策上相对仍然较具优势,包括拥有港元货币及资金自由流通等,因此香港评级仍然高于中国大陆。

麦克名认为,香港作为开放式经济体,享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对全球及中国大陆而言都是独特存在,故仍然具有一定优势,预料未来会继续保持增长,此外香港基本趋势稳定,包括金融体系及汇率等,相信将随着全球经济体如美国、欧洲及中国大陆等恢复而逐渐复苏,预计2021年香港GDP将增长2%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