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感到个人力量有限,沈倾掞因此决定设立这个非营利组织,希望借此筹集更大的力量给予援助。组织所收到的捐款,不少来自新加坡企业或是亚洲区域的捐助者。

沈倾掞上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去年6月底,他与另两名创始人在新加坡注册了一个非盈利组织“Ppabota”(乌克兰语意为“正义”,意涵做正确事情),主要帮助有需要的乌克兰医院,为它们提供极需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他透露,妻子是乌克兰人,也是一名在乌克兰接受过医疗培训的医生,因此认识不少当地的医护人员。

“我们去年3月来到波兰后,陆续收到他们的求助,说他们的医院缺很多东西,问我们可不可以帮忙找一些纱布或药送过去。我们找到了一箱,但送过去后,医院半天就用完了。”

转眼又是一年严冬,乌克兰土地上战火还在燃烧。俄乌战争一年专题报道,见《到战争边陲采访 烽火中坚持的生命  》互动新闻。

他还说:“乌克兰医院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得知我们这个组织后,求助要求也接踵而来,现在约有20家医院在等候援助的名单上。”

旅居乌克兰的新加坡前艺人沈倾掞设立非营利组织,为资源匮乏的乌克兰医院提供医疗设备和药物,挽救生命。

延伸阅读

从注册至今,这个非盈利组织已分别帮助六家来自乌克兰各个地区的医院,包括南部城市赫尔松的一家妇产科医院。“当时这家医院唯一的呼吸器出现故障,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货源,然后通过志愿者将呼吸器送进去。”

他强调,组织的创始人和义工都是义务帮忙,没有任何酬劳,因为“如果发工资的话,根本没办法帮人家”。他本身是通过接一些其他工作赚取生活费。

沈倾掞说,为了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保持透明化,援助物资送达目的地后,他都会亲自前往乌克兰拍照确认,然后才正式结案,平均需要一个月或更长时间来完成一起援助要求。

“不过,现在赫尔松属于高危地区,安全管控森严,我暂时也没办法进去,必须等到战火稳定后,才能到医院进行确认。”

“这本回忆录记载了俄乌战争爆发后,我在乌克兰的亲身经历,包括在战争初期处于求生存状态那段时间。我也希望把出书的部分收益,用来继续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乌克兰医院。”

拟三个月内出版回忆录 讲述俄乌战争亲身经历

谈到未来的计划,沈倾掞说,除了非盈利组织的工作,他近期也忙着准备出版个人回忆录,希望能在三个月内出版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