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乒乓球名将冯天薇过去15年为我国取得多项成就,比如世锦赛金牌,奥运会银牌,以及十几枚共运会和东运会金牌。在这过程中,她在职业的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情绪压力,甚至还引发焦虑导致失眠。她近日与《联合早报》记者分享,心理健康如何影响运动员在场上的表现。
冯天薇说,作为运动员,单单赛场上的输赢并不太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面对年轻运动员的冲击、技术面临淘汰、身体和年龄到了瓶颈,以及赛场以外的问题却因一直要训练和比赛无法解决,诸如此类的事件才会造成心理压力。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结束后,冯天薇不获我国乒乓球总会续约,单飞的她须一个人处理很多事。从2018年到2022年,她时常一整夜都无法入睡,当时她将这个状态归咎于比赛压力大,后来退役了,接触运动心理学才发现,其实自己那时候产生了焦虑情绪,影响到了心理健康。
运动员强壮的身躯下,他们的内心是不是也一样无坚不摧?
冯天薇从出道到退役的十几年里,一直有一个心理老师帮她缓解情绪,她在这过程中意识到,也许是心理原因导致自己在场上不果断、不坚决,因此会去咨询心理老师。在运动心理这方面,场上表现和赛前准备占了比赛当中很大的部分。
健康上场比赛的运动员才能取得佳绩,这所谓的“健康”并不单指身体上,还有心理上。心理出现问题往往会影响身体表现,但心理不健康不代表有病,不健康和有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只是,如果不健康的情绪没得到排解,就会越来越严重。
日本网球名将大坂直美坦言自己长期受到心理抑郁的困扰,接连退出多项比赛,暂离网坛;美国体操女王西蒙妮·拜尔斯在东京奥运会比赛期间,因心理健康问题,先后退出了东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和个人全能比赛,放弃卫冕机会;曾与我国泳将约瑟林同场竞技的德雷塞尔,尽管金牌无数,但比赛的压力还是让他陷入焦虑情绪,最终决定暂时离开泳坛克服心理问题。
她说:“当一个职业运动员有很多无形的压力,我们不能休息几天不训练,休息一两天就会发慌。你会觉得别人都在练而我没有练,这种无形的压力。和年轻运动员比,如何保持身体状态和体能,这种东西每天都在思考,都是一种压力。
金牌运动员就得一直赢吗?
“人,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要有思想和思考来支配你的战术。除了准备战术,还要练思想、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所以我还是蛮重视心理层面的问题。”
“谈恋爱失恋了,但不能拿出一段时间去处理,或是家里有事,还要一直训练和比赛,又或是和教练在国家队有问题没有解决,但得继续训练、比赛……在这种情况,外界因素再加上你的比赛失利,这些东西综合起来,才会让一个运动员觉得压力很大。”
一个人能承受的压力有限。运动员也是普通人,只是有时候大家都忘了这一点,带伤参赛其实并不是勇气的象征,我们不该忽视运动员心理层面的问题。
但比赛充满偶然性,要一直赢下去是很难做到的。冯天薇说:“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沉浸在大家的期望里,他们希望我一直赢,我也希望一直赢。如此一来,心态被束缚着,也不能在场上充分做自己。”
冯天薇说:“身体健康当然包括精神健康。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易察觉。身体哪里痛,有不舒服,大家都容易察觉,心理不健康包括情绪不好、抑郁、低落和失眠症状,这种大家不会认为是心理出现了问题,是非常隐性的。”
冯天薇在役期间时常和心理老师聊她面对的问题,但她没想到那时候的焦虑是心理问题,以为只是身体原因。她说,心理老师的作用是告诉运动员在什么时候要用什么方式去思考,准备比赛不仅仅是准备技术和战术,还有心理上的准备。
焦虑情绪产生后自己没法去控制和消化,导致出现失眠症状,长时间不好就会变成慢性状态。
当运动员面对这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时,他们也有积分压力。明知道自己得去休息一段时间调整状态,但又希望多拿积分,以提高或保持排名,这种时候,他们整个人的状态是不好的。
心理健康影响广泛,轻则影响睡眠、食欲不振,重则引发焦虑与抑郁。《联合早报》推出运动员心理健康系列,分成四个部分,和本地健儿与心理专家畅谈如何在赛场内外维护心理健康。本期请来乒乓名将冯天薇分享她在职业生涯中如何克服心理问题。
她认为,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比身体还难医治,因为身体痛可以通过打针、开刀来治疗,但心理方面的问题看不见摸不着,很难一下子治好。
是什么样的束缚?她解释道:“比如想到哪些战术,或是哪些比较冒险性的尝试,但又想到自己要赢,就会影响在场上的判断。这些因素导致比赛成绩不是很理想。”
“自己当时整夜不能睡觉,比赛很辛苦,训练很累,但晚上睡眠很差。输了比赛后整晚都睡不着,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才睡着。一开始我觉得是压力太大,太把比赛成绩当回事,后来反思了,自己去分析了,发现这不是能控制的,可能就是所谓的焦虑情绪。”
不是的。
心理压力源于多方面因素
对于我国顶级运动员,如冯天薇、游泳奥运冠军约瑟林和羽毛球世锦赛冠军骆建佑来说,取得好成绩看起来轻而易举,但他们其实背负着很大的压力。许多人认为他们是新加坡最好的运动员,他们得一直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