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年龄只是个数字,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在婚姻面前是否也如此?
韩家俊则笑说,两人在一起的五六年时光,不应该“浪费”,所以结婚。为了不被套上“先BTO再求婚”之名,他选择在两人到建屋局签认购合约前,向秀嘉求婚。结婚后两人也很快有了小孩,如今小孩也分别为10岁和8岁。
延伸阅读
现在回想起来,两人不约而同庆幸当时结婚和生育得早。
比较起来,新加坡男女结婚的年龄其实不算太晚,只是可能跟我们的父母辈比比较晚。虽然如此,在这个看似越来越晚婚的年代,新加坡还是有不少人选择早婚,早早就去BTO。《联合早报》采访两对早婚夫妇,问他们为什么!
滨海艺术中心是诗敏在新加坡最爱的其中一个地方,除了因为喜欢音乐与艺术,更因为他们曾在这里谈未来谈理想,而现在即将一一被实现。
诗敏24岁那年,也就是两人认识的五年后,杰特就跟她求婚了。两人因宗教关系从未一起出国,对于接下来的婚姻生活,他们非常期待,因为人生下个阶段多了一个人一起走,步伐更稳健。
今年25岁的符诗敏马上就要结婚了!2023年10月的某个晚上,她的未婚夫叶杰特在滨海艺术中心的顶楼,单膝下跪,在户外音乐的小提琴声中,他对诗敏深情告白,然后将戒指戴到了女方的手指上。
他们俩在教会认识,一开始并没有一见钟情,后来经过多次接触,才慢慢对彼此有好感。
“我们从16岁认识,到大概22岁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一起六年了!所以既然已经认定彼此会是未来的另一半,几岁申请预购组屋或是结婚其实没有影响”,秀嘉被问及结婚是不是一时冲动,如此回答。
早婚族二:陈秀嘉 (36岁)数码策略经理;韩家俊 (37岁)无人机解决方案工程师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7月15日发布的首份《家庭趋势报告》数据指出,本地人也越来越迟婚,去年首次结婚男女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1岁和29.5岁,10年前分别是30.2岁和28.1岁。这个数字在全球是正常还是偏晚呢?
韩家俊笑说:“早婚的其中一个坏处就是,年轻朋友都出去玩和派对时,我要在家照顾孩子;但现在轮到我出国旅行和放松,朋友们在家照顾孩子了。”
记者采访两对早婚夫妻,从旁感受他们的好感情后发现,夫妻通往婚姻的路上,年龄其实不是问题,最重要的始终是彼此理念一致,有共同目标。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网页,几个亚太邻国的首次结婚男女的年龄中位数分别是:
两人由同事关系开始,从一群同事相约吃饭聚会,到两个人私下相约,感情路一走就是五年。
但在19岁时认识杰特后,这一想法有了微妙的改变。她认为只要两人有共同理念和理想,感情稳定了就能步入婚姻,大学毕业后就结婚也不算早。
早婚族一:符诗敏(25岁)内容策划师;叶杰特(29岁)运动科学家
这个数字对比欧洲国家如英国、德国和法国等来说其实不大。他们首次结婚男女的年龄中位数都在30岁以上,而且有些甚至从1970年代就开始呈现这样的趋势。
“第一次是我的妈妈注意到他,然后问我那个留胡子的是谁。那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留胡子的男人(the man with the beard)”。
拍摄当天不论是一家四口玩桌游,或是父母个别与子女玩游戏相处都能看出四人间的融洽。陈秀嘉说:“我们现在还年轻,体力和思想上也更能跟得上孩子,孩子大了我们也可以享受二人世界。”
“我们在同一个地方打假期工,然后有一次他帮我和同事买饮料,他说不用付钱,我就觉得这个人真大方!”,陈秀嘉回想自己16岁遇见韩家俊时的最初印象,想起了这件事。
诗敏很年轻时就想象自己会在25岁时结婚,因为在她的人生计划中,结婚后还要过两三年的二人世界,才步入另一个她期待的阶段—— 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