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凤梨山一带成为英军基地,安溪籍村民迁移到韮菜芭(罗弄韮菜)地区。村民在这里建起木屋安置城隍神像,就地起名为“韮菜芭城隍庙”,也在庙宇对面搭建一座戏台,城隍庙酬神戏的历史由此开始。据悉上世纪70年代,城隍庙的酬神戏已经达到连演30天的规模。2017年,配合创庙百年纪念,更是史无前例地连演152天。
韮菜芭城隍庙服务数码化
这也是广东省艺术潮剧院第一次来新加坡演出。韮菜芭城隍庙联谊会总务兼新加坡道教总会会长陈添来受访时说:“我们之前曾请过福建省和泰国的潮剧团来演出。通过别人介绍,我们在几年前联络上广东省艺术潮剧院,向他们发出邀请,不过因冠病疫情暴发,所以今年才能来新演出。广东省艺术潮剧院首次在这里演出,能给戏迷带来新鲜感,我们未来也会考虑请粤剧或琼剧团来表演。”潮剧在城隍庙广场上演,每晚7时45分开始,票价10元,每人限购两张。
为庆祝清溪显佑伯主诞辰,位于阿鲁慕甘路(Arumugam Road)的韮菜芭城隍庙从3月24日至8月2日展开128天酬神大戏,前20天(至4月12日)特邀中国广东省艺术潮剧院演出,每天表演不同精彩剧目,包括《张春郎削发》《狸猫换太子》《子胥复国》等。
延伸阅读
韮菜芭城隍庙不止一家庙宇,旗下设有城隍艺术学院,积极推广华族舞蹈、福建南音、华乐、道教音乐,以及戏曲等。此外,城隍庙还有三清道教图书馆、新加坡道教学院、新加坡道乐团,以及武当城隍道教养生院等。
据传安溪城隍爷曾有功于朝廷,且保境安民,屡显神威。公元1272年,宋度宗下旨敕封安溪城隍爷“清溪显佑伯”爵位,并赐五龙黄袍及皇冠,另赐“敕封清溪显佑伯”玉印一枚。从此,“清溪显佑伯”就成为安溪城隍爷的封号。据统计,安溪城隍庙传衍至今,在全球有分炉分灵庙宇近100座,信徒众多。新加坡韮菜芭城隍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灵庙宇之一。
酬神戏由信徒赞助
随着数码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韮菜芭城隍庙逐步融入数码化的潮流中,为信徒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和体验。例如,信徒可以在线上预购纸扎“神袍”,敬献给城隍爷及庙里各神明以答谢神明庇佑,祈求神明赐福赐财。信徒也能上网申请“点灯”,到城隍庙参拜时,只要在庙里的数码屏幕输入手机号码,就能轻松地找到自己的灯位,而且系统还会现场广播信徒的名字,非常先进。
谈到庙宇酬神戏的由来,陈添来说,上个世纪初,安溪城隍庙的一名主持法师和一名秀才一起带着一尊城隍神像远涉重洋来到新加坡,向这里的安溪侨民筹款,以修复安溪城隍庙。最初,这尊神像被供奉在克力路(Craig Road)的木偶戏班中,因此留下了“城隍爷爱听戏”的传说。城隍神像后来被转移到“凤梨山”(即现在的翡珑山路)的一所天公坛中奉祀。
今年,除7月3日(农历五月二十八)城隍爷诞辰的酬神戏由城隍庙众弟子喜敬外,其余127天演出皆由信徒赞助答谢神恩,一天的“谢戏”费为3000元。陈添来说:“有些信徒每年会赞助酬神戏,连续做了40多年;有信徒更会一次过赞助10天演出。其实每年的酬神戏不缺信徒赞助,所以没开放给公众赞助。”虽然如此,陈添来透露信徒的赞助其实还不够承担所有成本,韮菜芭城隍庙还是得支付海外剧团成员来新的机票、吃住、道具运输,以及搭棚等开销。
创立于1917年的韮菜芭城隍庙供奉主神“清溪显佑伯主”,是中国福建省安溪县的城隍爷。安溪古称“清溪”。安溪城隍庙是福建最早兴建的城隍庙之一,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当年农历五月二十八庙宇落成,故而安溪城隍爷的神诞为五月二十八。
陈添来说:“很多人说道教是迷信拜拜,敲锣打鼓,没有文化,于是我从30年前就想改变大家对道教的印象。韮菜芭城隍庙现在有各种艺术团体,我的计划已基本实现。虽然在新加坡搞文化艺术亏钱,但我们仍然会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