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我们也得让孩子学会表达恐惧和愤怒,教导他们掌握适当的情绪调解机制,这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
遭粗暴对待会否变成孩童的童年阴影,抑或让他们成长后效仿暴力?陈燕妮说,家长适当的引导和纠错尤为重要,这可引导孩童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袁凤珠说,父母是关键的桥梁,必须引导受创伤的孩子换个角度看待事物,不要一味地归咎犯错的教师,那只会让孩子留下不好的记忆,父母应该和孩子讨论为什么一个人会情绪管理不当,以及应该如何处理应对等。
家长适当引导和纠错很重要
延伸阅读
翱翔辅导服务中心主席心理与家庭治疗师袁凤珠说,孩子突然闹着不上学,或许是在校园遇到不顺心的事,但万物皆有两面,孩子可能被苛待,也可能是调皮被罚。“一般上,本地幼教老师都会与家长保持紧密沟通,提出建议。涉事教师可能因情绪上头而疏忽犯错,教学可以严厉,但无论如何,都不提倡打骂孩子。”
馨乐园幼儿园接连两天传出有教师粗暴对待学童,受访辅导员说,若幼儿与他人接触时表现出恐惧、欺负兄弟姐妹,或异常依赖父母等反常行为,家长应多加留意,及时向校方了解情况。
陈燕妮说,家长可尝试询问孩子经历过什么事情,也可引导不善表达的幼童演示自己的遭遇,特别是关注他们是否因此而受伤。“家长也须敞开心扉与教师坦诚对话,聆听对方的说法,以对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触爱心理健康主管陈燕妮受访时说,处在两三岁年龄段的孩童与家长分离时,表现出哭泣吵闹、不愿离开父母等焦虑情绪是正常的。然而,若严重的异常表现,甚至做噩梦、呕吐、远离社交、说辞重复等,都应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