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类创新科技在改善医疗服务方面,拥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对预防疾病和减轻日常医疗程序,能起很大作用。

他提醒,新科技所带来的改变,可能会改变医院和诊所的工作方式,医护人员须要做好准备,如调整目前做事的方式。

“疾病和其他领域不一样,我们谈的是生与死的问题,要是生病了,把生命交给机器,也不太了解,到底准不准确(患者会担忧)。因此有使用人工智能的经验,非常重要。”

他认为,须要更广泛地推广人工智能,让医护人员和病患知道它的功能,当有了这方面的实际使用经验,才能增加大家的信心。

他说,随着本地人口老龄化,患者的比率随之升高,但医学界可以借助新科技,让民众过上更健康的生活,例如人工智能可用在慢性疾病管理,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让医生掌握病患症状,确认是否须要及早干预治疗等。

别怕人工智能 但医护人员须做好准备

“我认为无需惧怕人工智能,应秉持开放态度,看待人工智能带来的可能性和新机遇。”

讲员之一的卫生部卫生总司长麦锡威教授说,外界对医疗领域使用人工智能的反应各有不同,对这方面有一定认识者,认为会带来正面影响,但也有医护人员担忧人工智能会取代他们的工作。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星期六(8月5日)出席首届人工智能与明日医疗国际大会,并参与题为“人工智能会影响医疗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吗? ”的小组谈论时,对人工智能运用在医学领域上,持乐观态度。

他指首次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利益关系者一起讨论,如何让人工智能更有规模、成功地应用在医学领域上。 

人工智能与明日医疗国际大会由南洋理工大学李光前医学院、工程学院及国立健保集团(NHG)联办,星期六起一连三天在南大诺维娜校区举行。这项旨在激发跨学科合作,将人工智能引入医学领域的国际大会,吸引超过600名临床医生、研究学者、工程师、人工智能专家出席。

南大高级副校长(健康与生命科学)、李光前医学院院长沈祖尧教授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尽管充满潜能,但现阶段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应用速度较慢,许多问题仍待解决,其中包括医护人员和病患对人工智能的接受度、信心、费用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