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瀚毅说,过去几年来,全球地缘政治形势改变了许多,若要跟上变化的步伐,或需要更有规律的研究,他认为每隔五六年进行一次较为理想。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瀚毅回答《联合早报》提问时指出,尽管像射击这样的技巧难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但仍有受访者反映,他们可将军中学到的其他技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譬如医务兵和司机。
延伸阅读
周瀚毅建议国防部帮助全职国民服役人员在完成全职服役(ORD)前的最后几个月,过渡到升学、入职等人生新阶段,包括学习写求职信和履历表、财务管理,或提供短期课程。
调查也显示,不论是在2013年还是2022年,对于训练安全表示有信心的国民服役人员比率都高达94%,表示“强烈同意”者则从2013年的15%增加八个百分点至23%。
国防部:会将调查结果与可改进之处纳入服役制度考量
然而,在通过国民服役学习对就业有用的技能方面,认同重要的受访者从2013年的82%下降到去年的71%。
本地逾九成受访公众认为,即使新加坡没有面对直接的威胁,他们仍会支持强制的国民服役制度。绝大多数公众认同国民服役对国防的重要性;约七成受访者也认为,国民服役是学习就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参与者:国民服役应纳入更多非军事训练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政策研究所2022年7月至11月,针对1002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展开全国抽样调查、焦点小组讨论以及个人访谈,以加强了解公众对于国民服役作为一种制度(institution)和生活经历(lived experiences)的看法,从而改善国民服役的体验。
受访者来自新加坡武装部队、民防部队和警察部队的全职及战备国民服役人员。
对于调查显示国民服役得到公众大力支持,国防部星期三(7月5日)发文告答复媒体询问时表示受到鼓舞,并会在持续检讨如何强化国民服役制度时,将调查结果和调查发现的可改进之处纳入考量。
许多焦点小组讨论的参与者指出,国民服役应纳入更多非军事训练。也有人认为,人们在提升技能和终身学习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有时参加国民服役可能意味着要在教育、职业发展和收入潜力等方面作出权衡。
对于激励国民服役人员的方式,排在前四的选项分别是:国民服役期间有更多来自雇主的支援、军中单位的良好领导、对服役人员在照顾孩子与父母等人生重大阶段的需求上给予更多支援(财务方面的福利),以及与军中同袍强大的凝聚力。认为这四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励国民服役人员的比率都接近四成。
2013年,新加坡政策研究所也曾接受强化国民服役委员会的委托,进行类似的独立调查。当时有33%的受访者“强烈同意”,国民服役对于新加坡的未来仍是重要的;这个比率在2022年激增至57%。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俄乌战争等近期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有关。
调查发现,93%的受访者认为,即使新加坡并未面临直接威胁,他们仍会支持强制的国民服役;88%的受访者认为,即使国民服役是非强制的,他们也会鼓励亲友服役。
受访的国民服役人员也普遍认为家人和雇主支持他们服役,比率分别高达96%和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