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活动主要在星期五至星期天进行。除了8月19日和20日在史密斯街举办的大型嘉年华,大部分活动在会馆举办,公众可免费参加超过一半的活动。七夕乞巧嘉年华获得新加坡旅游局的支持。
由文史工作者黄钰清(34岁)与牛车水一带的社区伙伴,以及六个会馆,即冈州会馆、安溪会馆、同安会馆、金门会馆、应和会馆和晋江会馆,联合主办的首届七夕乞巧嘉年华,将于7月7日举行至8月20日。
会馆的青年团长黄智勇(43岁)说:“我希望公众在船上欣赏风景时,也能反思新加坡如何取得今天的成就,并追溯自己的根……无论我们生活在哪个年代,这些传统节日都非常重要,我们须把这些传统传承给下一代。”
她说:“这些女性相信,当越多人看到她们的手艺,并赞扬她们,她们的心愿就能更快实现。”
另外,公众也可参加讲座和参观展览,了解把七夕节庆祝活动带入新加坡的女性移民生活,以及学习制作不同籍贯的传统菜肴如妈姐辣椒饼和同安美食炸枣等。
岌巴海港一带当时也曾有长达10天的盛大七夕节庆祝会,邀请香港知名表演者呈献粤剧等表演。不过,随着牛车水重建,以及妈姐退休后回到中国广东顺德,本地的七夕节庆祝活动也从1970年代开始逐渐被淡忘。
时隔逾半个世纪,公众将可再次到牛车水一带参加大规模七夕节庆祝活动,通过传统佳肴和艺术工作坊、讲座和导览活动等,重新认识这个在新加坡逐渐被淡忘的传统节日。
谈及举办七夕乞巧嘉年华的意义,黄钰清说:“我认为我有责任恢复本地庆祝七夕节的传统,我希望年长者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它的复兴,也想要把这个节日的意义、文化,以及劳动妇女的价值观和美德,包括她们乐于助人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节日。”
延伸阅读
七夕乞巧嘉年华预计可吸引超过3万人参加,公众可上网http://www.qixifest.com/了解活动详情。
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也称为乞巧节,最早可追溯至汉代,与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传说相关。妇女会在这一天向织女乞求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并觅得如意郎君和美满婚姻。
想要体验乞巧习俗的公众,也可尝试钩织喜鹊玩偶等手工艺和写书法。主办方会在两天的大型嘉年华上,展示1000个由弱势群体设计的喜鹊玩偶所做成的“鹊桥”。
金门会馆将在七夕乞巧嘉年华举办免费的游船河导览活动,参加者可沿着新加坡河,一边了解早期女性移民故事,以及先辈南来讨生活的历史,一边观星和游船河。
8月大型嘉年华 会馆会员将呈献精彩表演
黄钰清说,嘉年华的亮点之一是六个会馆团结起来支持这项活动,尤其是旗下青年团的成员也积极参与。这些会馆会在活动期间开放,让公众参观和进行活动。他们的会员也会在8月19日和20日的大型嘉年华上,呈献歌唱、古筝演奏和武术表演。
超过半数活动 公众可免费参加
为了恢复在本地庆祝七夕节的传统,黄钰清从2017年起,开始研究并筹办与这个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并在去年推出与文史工作者李国梁合著的《七夕节:新加坡曾经拥有的神话与现实》,梳理这个节日在本地的发展和演变。
黄钰清是七夕乞巧嘉年华的主要策划人,她受访时介绍,19世纪以来,本地女性移民包括工厂女工、三水妇女,以及妈姐就开始庆祝七夕节。当时的七夕节庆祝活动就像过农历新年一样热闹,这些妇女组成“银河会”或“七姐会”,在牛车水一带的会馆,展示她们制作的精致手工艺品,如刺绣作品和微型家具模型等,吸引大批游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