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人巴尔(Carolin Barr)说,虽然整体回收率去年增加两个百分点,但回收仍未成为本地家庭的习惯。“我们认为继续现在的推广工作是重要的,同时不仅要关注意识的建立,还要推动具体行为。”
纸类纺织等废料出口回收减是住家垃圾回收率下滑主因
建筑和工业活动持续恢复,也导致木材垃圾量增加。不过,由于回收业者无法及时提升处理容量来应对增长,包括招不到足够工人来分类木材,回收率因此减少了五个百分点。
根据环境局发布的文告,尽管整体回收率从前年的55%增加到去年的57%,但仍低于2019年的59%。住家垃圾回收率减少一个百分点至12%,住家垃圾回收率下滑,主因是出口回收的纸类及纺织和皮革废料减少。
我国政府去年7月开始实施电子垃圾回收制造商延伸责任,并委任欧绿保为制造商责任计划业者,直至2026年6月。
环境局说,整体垃圾量增加的主因是建筑和拆建活动增加,导致包括黑色金属废料在内的相关垃圾量提高。
根据国家环境局星期三(5月3日)发布的文告,本地2022年制造约739万公吨固体垃圾,较2021年的694万公吨增加6.4%,也超过疫前2019年的728万公吨。
随着经济活动复苏,我国去年的垃圾丢弃量超出了冠病疫情暴发前的水平,但回收率却不及疫前,其中住家垃圾的回收率下降至10年多以来的新低。建筑和拆建活动恢复,也导致工业垃圾产量和回收量都显著增加。
回收业者一年半内 收集逾8900公吨电子垃圾
环境局受询时说,去年的回收率减少是因为有两个食物垃圾回收公司结束营业。
改良版垃圾回收应用已拥有3000活跃用户
截至4月29日,应用已助力这些机构清理78公斤的海洋垃圾、种植超过4万棵红树,并为学童购买748顿餐点。
原名为“susGain”的应用于2020年推出,今年4月改良为“susGain Impact”,目前已有约3000名活跃用户。
欧绿保电子废弃物智能回收(ALBA E-Waste Smart Recycling)公司(简称欧绿保)单单在2022年收集到的电子垃圾就超过6100公吨,每月平均接近510公吨。
尽管整体回收率从前年的55%增加到去年的57%,但仍低于2019年的59%。非住家垃圾回收率从70%提高到72%,住家垃圾回收率减少一个百分点至12%。
目前我国所有的纸类和纺织类垃圾都须出口到国外回收,由于运费比疫前高昂,加上回收价值低,因此纸张和纸板以及纺织和皮革废料的回收率去年都下降了两个百分点。
食物垃圾方面,环境局星期三(5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制造量虽然从前年的81万7000公吨下降至去年的81万3000公吨,但回收量也同时减少,回收率从19%降至18%。
去年制造的固体垃圾中,有553万公吨来自工商业设施的非住家垃圾,较前年的512万公吨增加8%。
当局也说,虽然捐赠及重新派发未售出或剩余的食物数量不属于环境局的垃圾和回收统计数据,但这类食物拯救工作有助于减少浪费。
本地越来越多公众和企业回收电子垃圾,负责全国电子垃圾处理和回收工作的业者在一年半内已收集超过8900公吨电子垃圾。
住家垃圾回收率下滑,主因是出口回收的纸类,以及纺织和皮革废料减少。
不过,公众对回收物的认识有待改善。发言人指出,目前还是有人将包装和普通垃圾扔进电子垃圾回收箱,另外也不应把电子玩具和相机等不受管制的电子垃圾,扔进仅回收家用电池和手机等受管制电子垃圾的回收箱。
另外186万公吨为住家垃圾,比前年的182万公吨略增2%。这些垃圾来自家庭住户、学校、巴刹和小贩中心等场所。
相比之下,同样较依赖出口回收的金属废料价值较高,不易受运费波动的影响。有色和黑色金属废料去年的回收率都与前一年持平。
为鼓励公众采纳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本地企业推出手机应用,让用户在进行电子垃圾回收或是自带餐盒打包食物等环保行为时,也可支持环保和慈善运动。
其中一家玻璃回收公司将回收的玻璃磨料加工成爆破材料,用于清理附在船身上的藤壶,这有助玻璃回收率从13%增至14%。一家污泥回收公司则开始处理晶圆工厂的污泥废弃物,除了将灰烬和污泥回收率从9%提高到11%,也有助减少实马高垃圾埋置场的污泥废弃物。
应用上最受欢迎的活动包括回收电子垃圾和选择全植物类的餐点,经应用验证换取积分后,用户可选择用来支持清理海洋垃圾、种植红树以及为印度弱势学童捐赠食物的海内外机构。
环境局也指出,更多回收公司在本地开业,也带动了部分废弃物类别的回收率。
去年制造的垃圾有大约320万公吨遭丢弃,比前年多2.5%,其余419万公吨获再循环利用。
相比之下,2021年7月至12月的月均收集量不到465公吨。
欧绿保发言人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回收量增加可归因于制造商责任计划的扩大,包括增加全岛电子垃圾回收箱,更便于公众回收。“我们也与国家环境局紧密合作,通过社区、学校和组织来提高人们对计划的意识。”
环境局说,随着垃圾量增多,我国更迫切地需要朝循环经济转变,并且建立更加可持续的文化。“通过减少垃圾和正确地回收物品,我们可以为对抗气候变化尽一分力,确保新加坡保持清洁、绿意盎然和宜居。”
环境局:整体垃圾量增加 建筑和拆建活动多是主因
去年的建筑和拆建垃圾量上升40%,黑色金属废料则多了2%。这两个类别的垃圾回收率都保持在99%,使去年的整体回收率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