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记录的门店中,有近三分之一都是海底捞分店。早在2014年,海底捞就身先士卒,在新加坡开设首家海外门店。海底捞之后,卖烤鱼的江边城外和探鱼、主打火锅的小龙坎等品牌也陆续进入新加坡。与此同时,海底捞也没闲着,以新加坡为基地向全世界扩张,成为国际第三大中式餐饮品牌。
而在近二三十年,新加坡迎来不少来自中国长江以北的新移民,也顺势带动这些地区的美食传播,让这些食物在本地生根发芽。以牛车水为例,在牛车水商联会官网显示的中餐厅中,有超过六成是新移民开设的。由此可见,新移民饮食成功遍地开花,不只丰富了这里的多元饮食文化,也为本地人打开了味蕾的新世界。
根据《联合早报》对12家中餐连锁的统计,最先抢滩登陆新加坡,也最流行的是火锅这一品类。从2014年至今开设的火锅店有29家,其次门店最多的是烤鱼和麻辣烫,分别开设了10家。烤鱼和麻辣烫都源自八大菜系中的川菜,而火锅也继承了川菜的辣、香、味重的特点,可见火遍中国的川菜在新加坡也广受欢迎。
海底捞国际新店开不停但未盈利
火锅占据了半壁江山
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分析,2021年各国中餐市场中,新加坡以76亿美元(约99亿新元)的规模位列世界第三。但若进一步将市场规模除以各国人口数的话,新加坡就以1393美元的人均中餐消费,排名世界第一。也就是说,2021年新加坡每人平均在中餐上花费1393美元,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水平。
根据《联合早报》日前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的小调查,有超过七成的人吃过来自中国的中餐连锁。从上图可以看到,在新加坡,最开始是办公大楼林立的市中心,接着是西部的裕廊,东部的樟宜,北部的义顺,口味多元的中国连锁餐厅开始出现在各大购物中心。
法国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 )曾说过:“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能明白你是谁。”这一著名格言中的“你”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理解成一个社会——一个容纳多元饮食文化的社会,也会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
新加坡是开拓东南亚的桥头堡
《联合早报》针对12家在中国创立,并在本地商场开店的中餐连锁,统计了它们各家门店的开业时间,发现从2014年至今,门店数量逐年增多。虽然2020年的冠病疫情影响展店步伐,但紧接着的2021年,开店势头就迅速恢复,新开的门店数量是2020年的两倍,并且还有两个品牌在这一年首次入驻新加坡。
中餐店越开越多,会影响本地饮食文化?
ieatishootipost美食网站作者郑春茂医生认为,这股中国中餐趋势能否持续下去仍有待观察,因为新加坡是美食天堂,消费者有太多选择,中餐连锁业者面临的竞争压力不小。他受访时说,中国中餐如果要吸引更多本地食客,口味一定要本地化,譬如多数本地人就无法接受正宗川菜的辣度。
在社媒经营“新马大吃货”的本地美食博主甘惠雯,曾光顾不少来自中国的中餐连锁,而且往往需要提前预订,人气极旺。
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可观的华人消费群体,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来到新加坡,餐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根据中国商务部2021年的统计,在新加坡注册登记的中资企业已超过8500家,科技互联网、基础建设、金融等领域都有中国企业的足迹。
说到中餐,你会想到什么?是海南鸡饭、肉骨茶,还是烤鱼、麻辣烫?
她受访时指出,除了商场的连锁餐厅,全岛各地也不乏售卖东北菜和麻辣香锅的小吃店和小贩摊位,显见中国中餐在狮城蔚为风潮。但她认为,新加坡美食海纳百川,即使中国中餐连锁在本地越开越多,并不影响这里的美食景观,而是让本地饮食文化更丰富。
十年前,麻辣烫、酸菜鱼对于新加坡人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的菜肴,如今却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这些新式中餐的出现,背后是中国餐饮品牌在全球范围的扩张。
中国的连锁餐饮品牌走向国际困难重重,新加坡已经算是相对容易的一个国际市场了。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中华区副司长刘晋荣早前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跨国企业落户新加坡看重的不是本土市场,而是6亿多人的东南亚市场。今年初在新加坡开设首店的呷哺呷哺,已宣布马来西亚项目正式启动,旗下高端火锅品牌湊凑的马国首店将在年底开业。因此,新加坡对于中国中餐连锁品牌来说,是走向国际第一站,更是开拓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
疫情期间,海底捞依然在开店,2021年就在国际市场新开22家门店。但是门店增长是一把双刃剑,能增加收入也能分散客流。今年初,负责将海底捞火锅外销国际的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根据特海国际招股书的公开数据,虽然公司2021年的收入较前两年都有所增长,但追不上成本增长的速度,从2019年到2021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经济发达、华人众多、平均餐饮消费金额高,加上疫情恢复较快,都是中餐品牌选择新加坡的考量因素。然而,高昂的人力和租金成本、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查,以及多样的饮食选择也给中国品牌增添不少困难。
从味蕾上的变化 窥探本地餐饮文化变迁
新加坡的早期华人移民多来自华南沿海地区。根据马来西亚学者陈志明教授主编的《东南亚的华人饮食与全球化》(Chinese Food and Foodways in Southeast Asia and Beyond)一书,第一代华人移民所带来的饮食在经过时间推移,并通过大量运用在地食材,早已融入本地饮食,成为你我都熟知的本地传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