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宣布引来工人党议员严燕松(阿裕尼集选区)质疑,因为他2021年7月在国会建议政府采纳“冠病风险指数”(COVID-19 risk index)作为政策指引,当时政府回应说设定明确门槛并不明智,而且用一个指数来指导公共卫生行动也不是很有用,而今王乙康提出的情境级别和冠病风险指数的做法好像又没有什么不同。
王乙康的答复是,多数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认为,用一个数字来决定防疫政策将束缚当局的手脚,尤其是人们在冠病疫情中已经体会到,传染病是一直在变化的,而且有很多不同层面,当局要有能够灵活决定应对的方式。
我国前年底简化安全管理措施和冠病医疗方案,除了给行政机构更多应对疫情杠杆,也让人们更容易理解有关的措施。
前面三个单词有不同版本,但最后的“A”几乎都是Adaptability(适应能力)。
王乙康的这个思路跟工程学上采用“模糊逻辑”(Fuzzy logic)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进一步解释,当局在不同的情境级别中可以有不同的公共卫生选择,可以先根据病原体的危险程度决定处于哪个级别,然后根据其他的特征匹配政策选项,这么做要比拘泥于某个指数来得灵活。
“模糊”是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在1990年代描述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所用的四个单词之一。Volatile(不稳定)、Uncertain(不确定)、Complex(复杂)和Ambiguous(模糊)这四个单词合在一起简称VUCA。商学院的学者与研究“未来”理论的专家,后来也用了同样的英文缩写来形容一个人应对VUCA世界时需要的能力。
昨天国会也三读通过了滥用毒品(修正)法案,接下来只要是致幻物质就可以纳入管制范围,不用考虑它的化学结构,相当于也采用了“模糊逻辑”。这是为了解决法律跟不上新化合致幻药出现的速度的问题,避免制毒者稍微改变化学结构就可避开列入受管制名单,因为列入名单需要时间。
在传染病的情境级别中,公共卫生决策者考虑病原体的杀伤力和传染性,对比过去发生过的传染病疫情,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脚本。
另一名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联合主席、贸工部长颜金勇昨天在发言时也总结了学习要点:在危机中尤其应该保持简单,使之易懂易行易调。
卫生部长王乙康昨天在国会就《新加坡应对冠病白皮书》发言时,宣布政府将修订传染病法令,用“平时”、“暴发”、“威胁”和“紧急”四个情境级别(Situational tiers)来取代目前用颜色区分的疾病暴发应对系统(DORSCON)。
在使用了模糊逻辑的冷气遥控器上,人们按下“我感觉热”或者“我感觉冷”的按钮,冷气机就能相应地调节室温,不必管温度具体要设为几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