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开始接触素食的杜欣洳(26岁,心理语言学研究员)说,她当初是因为好奇而开始尝试吃不同的素食。在2020年,她从论文、书籍和纪录片得知少吃肉对健康和环境所能带来的益处后,就有意识地减少每天食用的肉制品。
婴儿潮一代的参与者也对取代肉类的植物替代品持更开放的态度,约有43%接受这类替代品,比其他世代的35%至37%多。拒绝植物替代品的千禧一代比率最高,将近三成。
她说:“与动物蛋白相比,植物制肉类替代品的蛋白质缺乏一些必需的氨基酸,因此质量和生物利用度较低,会影响相关的蛋白质合成和功能。如果减少吃肉和肉类制品也会引发维生素B12缺乏症,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植物制肉类替代品缺乏血红素铁也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新加坡营养与营养学协会主席、淡马锡理工学院应用营养学与升糖指数研究专业领域主任芭丝卡兰(Kalpana Bhaskaran)博士指出,研究显示吃红肉和加工肉类的人,因心脏病、中风或某些癌症死亡的风险较高。不过她也提醒,如果饮食规划不当,不吃肉类可能造成营养不良。
专家:若饮食规划不当 不吃肉类或造成营养不良
民调机构YouGov日前在网站发布最新调查显示,本地约3650名公众参与调查,超过三分之一积极减少吃肉,另有36%表示中立,显示他们可能考虑少吃肉。这项数据来自YouGov持续收集的数据和滚动调查,已按年龄、性别和种族加权,具有全国代表性。
约三成半的参与者愿意以植物制品替代肉类,三成人不接受这类替代品,比率与是否积极减少吃肉的人数相近。
多数受访公众都说,为了环保和爱护动物,选择少吃或是不吃肉类。孙伊恩(41岁,教育业者)从2019年起就改吃纯素,他认为这能降低对肉类食品的需求,被饲养和屠宰的动物就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是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吃大鱼大肉向来是丰盛美食和富裕的象征,现代人改变饮食观念,人们餐盘中肉类逐渐减少,年纪越大减少越多。
南洋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项目主任陈维宁教授也分析:“婴儿潮一代正处于饮食对健康的影响开始显现的阶段。他们可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因此更愿意尝试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少吃肉。年轻一代在某种程度上不太关心饮食对健康的影响。”
他说:“这项结果很有趣。一般来说,人们不易改变饮食习惯,因此人们会觉得有更多的年轻人更愿意用植物类替代品取代肉类食品。对于年长者,他们减少吃肉主要是由于吃肉,尤其是红肉的相关健康问题。”
国大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周维彪教授指出,人们减少吃肉可能是基于环境保护、动物福利或个人健康考量。他说,年长者们减少吃肉主要是由于吃肉尤其是红肉,可能带来的相关健康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周维彪教授指出,人们减少吃肉可能是基于环境保护、动物福利或个人健康考量。尤其是许多研究都显示生产肉类的过程中会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近几年来人们对这方面的认识都已提高。
调查结果提到,较年长的新加坡人更可能减少吃肉。约1350名参与者中,59岁至77岁的婴儿潮一代有超过一半(55%)积极减少吃肉,而43岁至58岁的X世代则有41%。1981年后出生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比率则分别减少至32%和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