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60岁及以上的年长者而言,钓鱼、冒充朋友来电的骗案,以及投资骗案则在涉及年长者的骗案中占超过四成。
领导跨部门反诈骗小组的孙雪玲指出,全球经济不景气,诈骗案预料日益猖獗。其中,求职诈骗在本地越来越常见。
20岁至39岁之间的年轻人最容易陷入求职、电子商务和钓鱼骗案,去年1月至11月间涉及年轻受害人的骗案中,这三类骗案占超过六成。
接下来,当局将举办一系列对话会,与不同社群共同制定更有效防诈措施。去年11月举办的首场对话会面向与年长者和工作人士合作的社区组织,其他对话会还将面向青年和客工等群体。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星期三(1月18日)在反诈骗研讨会上致辞时说,通过这组数据说明任何人都有可能受骗。
她举例说,近期有骗子冒充陆路交通管理局,提醒收信人缴付账单,否则就会面对罚款。有受害人即使自己没有车,也以为是家人欠下的账单;有人最初不以为然,但两周后再次收到“当局”的提醒,信以为真点开链接填写资料。
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在反诈骗研讨会上说,全球经济不景气,诈骗案预料日益猖獗。其中,求职诈骗在本地越来越常见。
求职骗局一般通过聊天应用或广告向受害人下手,引诱他们以相对简单的工作任务换取丰厚“佣金”,再哄骗他们掏钱来继续赚取更多报酬。
简单任务换丰厚“佣金”通过应用或广告诱骗受害人
她受访时坦言自己也遇到过投资骗局,对此有所体会。“我们希望帮助创造更多对话空间,让大家提高对诈骗手段的意识,遇到骗案时会更加警惕。”
孙雪玲提醒:“合法的公司或工作机会绝不会在你开工作前向你要钱。”
第二届反诈骗研讨会由内政部、新加坡警察部队和全国罪案防范理事会联合举办,约700名来自政府、私人领域和社区伙伴的代表出席了活动,活动也通过脸书直播。
受害人可能觉得自责,也可能曾向亲友借钱,由此衍生问题。
生活费上涨的问题,也可能促使更多人落入电子商务诈骗的圈套,以为赚到便宜却反而损失钱财。钓鱼骗局同样受关注,骗子冒充政府机构、银行和快递公司等,诱使受害人交出机密资料。
孙雪玲之后也主持一场关于个人防诈措施的讨论。嘉宾之一、商业事务局反诈骗指挥处助理局长叶葛心副助理警察总监说,未来可能会出现大量钓鱼骗局,这类骗局需要的资源最少,只要大规模发送信息,就可能有人上当。
孙雪玲说,从新闻报道可见,诈骗造成的不仅是钱财损失,也有可能严重影响受害人和家属的生活。
新的“ACT”(意指行动)框架以缩写的形式,提醒公众采取三个步骤。“A”代表“添加”(Add),即主动加设防诈骗应用ScamShield等安保措施;“C”代表“检查”(Check),即时刻留意诈骗迹象,确保交易是通过真实的平台与合法对象完成;“T”代表“告诉”(Tell),遇到骗案后要尽快通知当局,以防更多人受害。
本地逾九成骗案的始作俑者都是人在国外的骗子,他们往往是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一分子。调查显示,多数人对诈骗有所了解,却未必懂得采取具体措施保护自己。
采取三步骤保护自己也防更多人受害
社会企业“朋友圈”(Friendzone SG)通过举办邻里聚会,鼓励青年多和邻居建立友谊。创办人蔡慧敏(29岁)也是嘉宾之一。
“媒体报道的这些骗案,不只是一个个故事。这些受害人是其他人的家人、亲人或朋友。事实上,下一个骗案受害人,可能就是你的亲人、你自己,甚至可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