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0和1990年代,手机对一般人来说颇昂贵,传呼机使用率高,即收到传呼信息后再用公共电话回电。那段时期也是投币或用预付电话卡付费的公共电话的全盛期。

除了新电信和星和,本地还有其他小型业者如Lioncall和FirstComm,提供付费公共电话,包括国际电话。FirstComm网站资料显示,它主要在旅客密集的地区装置付费公共电话。

星和发言人说,在2000年代初期,星和的公共电话遍布各角落,如今需求显著减少。

2020年1月起,新电信的公共电话从付费转为免费,多数设在年长者较多的组屋区,如惹兰红山、勿洛和宏茂桥。

本地几乎人手一机,但还是有少数人需要公共电话。新电信与星和这两大电信公司目前在全岛保留约200个公共电话,多数设在一房式和两房式组屋区。

星和的公共电话也设在一房式和两房式组屋附近,包括金文泰和直落布兰雅区。

新电信发言人说,手机高度普及化,公共电话需求非常低。“但我们也了解,公共电话对一些人来说仍是主要的通讯工具。”

资媒局发言人说,电信公司的公共电话收费方式可有不同,但须维持在通话每两分钟不超过1角。

其实,这区的不少居民不知道区内仍有免费公共电话。住在惹兰民亚第6座的李大灶(75岁)是听记者说了才知道的。“我有手机,现在不用公共电话了。但保留公共电话是好事,不是每个人有手机,有些人可能买不起手机,公共电话在紧急时还是用得着的。”

进入2000年代后,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本地智能手机渗透率超过160%。如今,公共电话数量锐减,但仍有存在必要。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新电信和星和作为公共电信业者,必须在一房和二房式组屋周围继续提供公共电话,确保人人都能获取最基本的电话服务。目前,这两家电信公司共提供约200个公共电话。

《联合早报》在1999年刊登一封新电信答复读者投函的信件显示,当时单是新电信在全岛就有2万个公共电话。

据早报摄影记者1月1日的观察,从上午9时至下午1时,仅两人分别到约克山第11座和惹兰民亚第6座使用公共电话。其中一人是住在惹兰民亚第5座的黄姓居民(50来岁)。他告诉记者,他的手机坏了一阵子,还未修理,只好下楼使用公共电话。

例如振瑞路一带的一些租赁组屋底层仍有新电信的公共电话,包括约克山(York Hill)第11座、惹兰民亚(Jalan Minyak)第6座,以及惹兰固哥(Jalan KuKoh)第2座组屋。每个电话附近都有警方的电眼监控。

星和的公共电话有象征式收费,拨打本地电话每三分钟1角,可用硬币或电话卡;拨打紧急电话则免费,如999、995,及新加坡援人协会(SOS)热线1767。

当中,新电信的100多个公共电话提供免费本地通话服务,每通电话限时三分钟。

公共付费电话曾遍布全国各角落,包括组屋区、商场和小贩中心,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

资媒局发言人说,新电信和星和作为公共电信业者,必须在一房式和二房式组屋周围继续提供公共电话,确保人人都能获取最基本的电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