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合作伙伴包括瑞士制药公司罗氏(Roche)、生物科技公司觅瑞(MiRXES)、奥利君公司(Origgin Ventures)以及三一创新新加坡投资管理公司(Trinity Innovation Bioventure Singapore)。
过去数十年,医疗创新在本地取得长足进展,但从开发创新技术过渡到广泛临床采用的过程,仍充满挑战。新加坡国家卫生创新中心推出新计划,推动医疗集群加速采用创新医疗保健科技,获选提案可获最多100万元资助。
以筛查为主题的提案征集活动11月展开,提案须针对如何侦测发病初期的疾病指标,以及在疗养院、基层或社区护理机构加强主动筛查。
国家卫生中心下个月开始征集以筛查为主题的提案,推动医疗集群加速采用创新医疗保健科技,加强“健康SG”改善人口健康、精准医疗和预防保健的战略。
为了从研发初期就锁定具潜力的创新点子,国家卫生创新中心与四家私人企业签署谅解备忘录,建立伙伴关系以推动创新,合作打造医疗科技和生物科技起步公司。
国家卫生创新中心将与获选项目团队紧密合作,就监管政策提供战略指导,协助他们把开发的创新技术商业化。
国家卫生创新中心也会与新加坡创新机构(SGInnovate)合作培养更多具备临床、技术和商业经验的医疗保健科技专才,在公共与私人领域学习设计和开发临床创新技术,以便他们日后引领医疗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的创新研究工作。
来自本地三大医疗集群的代表,也在推介仪式后的座谈会上,探讨如何在医疗体系中有效推行本地开发的医疗保健科技。
卫生部副常任秘书(科技)张伟洋博士星期一(10月17日)为新计划举行推介时强调,在优化有限人力资源的同时,我国必须更灵活地采用符合成本效益的医疗保健科技,例如在不影响医院日常运作的情况下,利用新科技改造现有医院。
这项获卫生部支持的新计划涵盖筛查、诊断和监测,以及干预措施三大主题,将有助加强“健康SG”改善人口健康、精准医疗和预防保健的战略。
与四私企业合作打造医疗生物科技起步公司
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眼部扫描的SELENA+是成功的例子。这项由新加坡眼科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开发的创新技术,能在短短三分钟内分析视网膜照片,并测出糖尿病引发的眼疾。这项技术已在多个综合诊疗所试行。
研究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必须受雇于本地的医学院或公共医疗机构。
国家卫生创新中心执行董事黄斯伶教授坦言,受到监管、市场和人才等因素影响,要在新加坡大规模采用新的医疗创新技术,向来是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