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南发年少时的故居就在当年恒山亭古庙所在的惹兰红山石叻村,因此对庙宇及其门前的楹联都十分熟悉。

他凭个人记忆以及查证旧照片和资料,认定这副回归故土的楹联就是恒山亭前门原先所悬挂的。

杜南发仔细查看楹联后指出,陈旧剝落的天青色漆料下还有一层更早的绿色油漆痕迹,可见楹联年代甚早,早年至少曾有过一轮翻新。

楹联无下款,看不出年份。但据专家的鉴定报告推测,对联应是乾隆年间(1735-1796)的文物。

在他看来,考古鉴定主要推测年代范围,楹联可确定为清朝中期文物,与恒山亭的创建年代相符。

楹联失而复得 本地首次文物回归

这对从纽约运回新加坡的楹联,长度各超过2.6公尺,木框雕有镂空花纹。尽管楹联上的金黄色浮雕字样及浅蓝底色的漆料显得斑驳沧桑,上下联右上角的木框也皆有轻微松脱及坏损,但整体状况看似良好。

恒山亭1992年5月毁于大火,本地历史学者柯木林曾在火患后的第二天到遗址现场,看到庙内匾牌及碑文几乎全毁。他对古庙楹联在整整30年后的2022年回归故土,颇有感触。

杜南发解释,上联意指此神因有福德而得伯级封位,恩惠遍及海外异域;下联意思是此神坐镇于此山,教化中华文化。他指出,联语意涵可见仍秉持传统的中原文化意识,反映早期移民的典型心态。

杜南发指出,恒山亭原保留一块道光八年(1828年)的匾额,说明庙宇那时已建。有学者按先有庙后有匾的说法,推断庙宇创建年代可能更早。

考古鉴定:楹联为清朝中期文物

这副楹联经历一段曲折的旅程,漂洋过海到了国外。如今我们有机会让它重归故土,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文史研究者杜南发

“这副楹联经历一段曲折的旅程,漂洋过海到了国外。如今我们有机会让它重归故土,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对于今年70岁的文史研究者杜南发来说,看到从美国归来的楹联有“如逢故人”之感。

杜南发强调,恒山亭不只是宗教庙宇,它也对我国的开埠史和移民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同庙宇有关的文物自然要重视及保存。

恒山亭原本保留两件文物,一件为现存于南安会馆的道光十六年(1836年)《恒山亭重议规约》木牌;另一件则是逃过火灾的一组神像,现存于金兰庙。加上这副楹联,目前尚存的恒山亭文物增至三件。

“像恒山亭这么重要的历史建筑物,楹联失而复得是一大幸事。记忆中,这应该是本地历史上首次文物回归的实例。”

楹联上句为“恒德掭伯权恩流异域”,下句对“山灵镇公位化被中华”。这也是一副嵌字联,联首嵌“恒山”,联腰则嵌“伯公”,将“恒山大伯公庙”嵌入联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