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市区—东海岸海岸线研究的Royal HaskoningDHV气候与海岸应对措施项目经理范德瓦特灵说,团队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规划,先为不远的将来做好打算,二三十年后再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联合早报》本周开始重启“生生不息”栏目,每两周一次带读者探讨影响岛国的气候和环保课题,同时检视政府、企业和公众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

曼哈顿向外延伸海岸线

例如,根据本地密集的城市环境,模拟暴雨和极端涨潮若同时发生,会有怎样的后果。这套系统预计最迟2025年完成。

她指出,新加坡虽小,但各地区的海岸线大不相同,不能把同一个解决方案套用在所有地区。必须了解每一段海岸线的特征,才能制定符合特定环境的措施。

专家小组会在制定全国海岸防护策略、发展蓝图、海岸内陆洪水模拟系统的研发工作等方面为公用局提供独立意见。

公用局海岸防护署署长邱翠妮说,当局会考虑各种可能的措施,也会进行咨询听取公众意见,共同打造一些防洪方案。

同样于前年成立的海岸保护专家小组现有六名成员,包括来自美国、荷兰和英国的学者。

英国防洪也创造新商机

RH是CPG这次研究的合作伙伴,在水源管理和海岸保护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先为不远将来做好打算 二三十年后再决定下一步

预计到了2050年,曼哈顿下城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建筑会受风暴潮影响。当地的一些计划包括,把海岸线向外延伸,发展成为一个多用途空间,在暴风雨来临时可防洪,平时则作为公众欣赏城市和海景的公共空间。

公用局成立海岸防护署 组建海内外专家团队

随着国际气候运动和环境保护的步伐加速,新加坡也把抵御气候变化提上重要日程,除了承诺投入巨资改善防洪基础建设,也于去年推出了2030年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

哈里曼补充,堤坝、护岸、防洪闸,这些都是可供考虑的措施,不过无论最终选择哪一个,重要的是让它与大自然结合。

荷兰位于莱茵河、默兹河和斯海尔德河三角洲,容易遭海水和河水侵袭。当地政府过去主要通过建造堤坝和屏障防止水患发生,直至1990年代中期才逐渐转变策略,从原先的预防改为风险管理。

全球许多国家都面对海平面上升或是河流泛滥的挑战,并各自制定了应对策略。我国会吸取他国经验,再根据本地特殊的情况加以调整,采纳一些适用于新加坡的做法。

“我们打算逐步制定和实施这些措施,好让我们在面对海平面上涨的不确定因素时有灵活应对的空间。”

海岸保护专家小组主席杨国柔教授说,目前参考的个案包括荷兰、英国和美国。与这些国家相比,新加坡的不同之处包括自然环境较封闭,波浪和风暴潮没那么大,以及土地和海上空间有限。

杨国柔认为,必须继续就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进行研究,同时利用公用局研发的海岸内陆洪水模拟系统,协助决策者在气候防御和气候韧性方面,做出全面的社会经济决定。

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降雨量增加,或是更频密的暴雨,CPG的研究范围也包括如何改善内陆排水设施。

气候变化是一个长远的课题,未来的情况难以预料。为确保海岸防护措施往后数十年都能有效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问题,我国会循序渐进地加强防洪设施,而非力求一步到位。

无论国家大小,气候变化是全球须正视的课题。极端天气带来更频密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实实在在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甚至是生命。

利用先进科技,海岸内陆洪水模拟系统可模拟不同源头和气候情景引发的水患。

杨国柔说,海平面上升是长远且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课题。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能力建设刚起步,公用局会借助海外专家的丰富经验,把国际上采纳的最佳实践方案结合入我国的海岸防护计划中。

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杨国柔,今年接替新加坡海事与岸外工程科技中心总裁曾永顺教授,成为小组新任主席。

除了研究海岸线和研发洪水模拟系统,公用局接下来也会制定政策和监管框架,以及与高等教育学府、研究机构和业界合作,累积海岸防护方面的知识。

新加坡的气候变化不单取决于本地情况,也受区域因素影响。

2009年出台的新策略包括防洪、空间规划和灾难管理三方面,目的是减少水患发生的可能,以及在水患发生时降低破坏。

公用局2020年4月成为全国海岸保护机构,同月成立了海岸防护署,成员部分转调自建设局的海岸防护部门。建设局曾在2013年至2019年间展开本地首个海岸防护研究,检讨和评估我国长远的海岸防护措施。

气候变化影响充满未知 加强防洪不求一步到位

公用事业局海岸保护专家小组主席杨国柔教授受访时解释,现有的科学无法解答所有疑问,例如大家还未完全掌握冰盖融化的方式,这加深了不确定性,难以现在就预测未来的情况。而且海岸是海、陆和空气交汇之处,是个动态的环境。

公用事业局海岸防护署署长邱翠妮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正因为我国地小人稠,这驱动我们寻找能善用土地和具备多重效益的海岸防护措施。既满足其他用地需求,也可以提高海岸防护能力。”

新加坡是个低洼岛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比平均海平面高不足五米,加上人口稠密,海平面上升势必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对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新加坡四面环海,海港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海滩则是公众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岛国与海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要防范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冲击,不能只是筑起海堤阻断海陆连接,而是须找出可契合国家发展的多用途海岸防护措施。

团队也会为海岸防护措施制定评估框架。

现阶段而言,无论是气候变化或海平面上升都仍充满着未知。

了解每段海岸线特征 制定符合特定环境措施

市区—东海岸的海岸线研究已于去年5月开始,西北海岸和裕廊岛的研究则会在今年启动。耗资约1800万元的市区—东海岸研究项目由本地CPG咨询公司负责,研究分四个阶段,首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

CPG土木与结构工程部高级副总裁(项目/气候变化)哈里曼(Lee Adam Harryman)受访时说,第一阶段主要是实地和生态环境调查,包括了解沿岸海滩和海堤的状况、找出易淹水地段、识别每个地区有哪些海洋生物栖息。

正因为如此,我国会对如何加强海岸防护措施抱持开放态度。

荷兰工程顾问公司Royal HaskoningDHV(简称RH)气候与海岸应对措施项目经理范德瓦特灵(Michael van de Watering)举例说,樟宜一带设有许多关键设施,海岸防护工作必须做得更加严密。东海岸—滨海人口密集,若发生水患则会有严重的影响。

根据新加坡气候研究中心预测,到了2100年,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本地海平面上升高达一米。若同时遇上极端涨潮和风暴潮,甚至可能上涨四五米,足以淹没我国三分之一的地区。

我国的海岸防护能力建设刚起步,公用事业局前年受委为全国海岸保护机构后,开始积极组建团队,包括成立海岸防护署和召集海内外专家组织专家小组。

市区—东海岸的海岸线全长57.8公里,分成樟宜、东海岸—滨海,以及南部濒水区三个地段。由于特点各异,每个地段都存在不同挑战。

“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能融入社区和城市景观,打造宜居的环境。我们不可能为了防止海水涌入,就在人们家门前筑起一道墙。除了防洪外,防护设备也应有其他用途,就像滨海堤坝一样。”

借鉴荷英美经验 我国将因地制宜

“未来一二十年,我们基本知道会是怎样的情况,不过时间拉得越长,情况越是不确定。不希望一次过投入大笔资金,然后发现其实是过度建设。”

政府预计未来100年投入至少1000亿元改善基础建设,应对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并在前年拨款50亿元设立海岸及洪水防护基金。

泰晤士河口是水患高风险区域,那里伫立着许多文化历史古迹,是当地旅游胜地。英国政府计划在展开防洪项目时,也借此创造新机会,包括让公众能更亲近河流、创造自然生态环境和提升河流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

曾参与多国海岸防护项目的范德瓦特灵认为,相较其他国家,新加坡的独特之处在于政府已做了许多城市规划,为国家发展定下高门槛。这让团队的工作更具挑战,因为他们提出的建议也须达到高标准,才能契合本地整体发展。

荷兰多方位水患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