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本地的中风案例增加一半,每天约25起,是导致成人残疾的最大病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中风的风险也相对提高。与此同时,中风病患有年轻化的趋势。生活压力大、睡眠不足和抽烟等都是可能引发中风的因素。协会鼓励人们关注身边亲朋好友的健康状况,辨识中风症状的F.A.S.T口诀,在发现任何面部、双臂和言语(Face, Arm, Speech)障碍时,及时(Time)拨打995。

所幸,她凭借家人的陪伴和其他中风生存者的支持,积极复健,如今还成为了扶助者与其他中风病患分享经验。

考虑到谢明珍有身孕,医生随后为她进行了紧急剖腹手术,和仅七个多月大的早产儿分隔在不同重症监护室,长达一个星期不能相见,让谢明珍十分焦心。“我当时身上插着各种管子疼痛不堪,几度要求老公带我回家。”

所幸,谢明珍参加了协会的中风支持小组,和其他中风生存者交流康复过程中所面对的不同挑战。凭借家人的陪伴和其他中风生存者的支持,她积极复健治疗,一个月就恢复了基本肢体行动。谢明珍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中风有片面的理解,包括病患年龄、症状、以及病发后身体、心理和社交等多方面的影响。她决定成为预防中风协会的一名义工,在支持生存者康复过程的同时也提高公众对中风的理解。

她当时正在购物商场里和家人闲逛,突然就感到一阵剧烈头痛,身体左边失去知觉,并晕倒在地。她随后被送往医院,动了部分右头骨切除术以缓解头压。

过去10年 本地中风案例增加一半

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在出席协会前晚举办的周年活动时说:“全国预防中风协会通过推进人民、私人企业和公共机构的合作,扩大影响力。我呼吁所有的捐助者和合作方持续支持协会。”

陈秀玉通过接触协会义工,为丈夫和自己分别报名了生存者和看护人的互助小组。“我当时不知道去哪里寻求资源,但参加互助小组让我获得了很多知识和鼓励。”

也是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的义工陈秀玉(69岁,退休人士)则是在丈夫中风时陪伴他。她丈夫五年前中风,随后好几个月行动不便,不能自理。先前是飞机师的丈夫在中风后犹如被折断翅膀的鸟,心里十分受挫。

谢明珍所参与的中风扶助者计划是新加坡全国预防中风协会(Singapore National Stroke Association)旗下活动之一。协会原是一群医疗人员在1994年设立的病患互助小组,1996年正式成立,25年后已发展成全国义工组织。协会的义工中有不少像谢明珍一般,是中风生存者。

“我想对所有受中风影响的人说,你们不是孤独的,我们会一直陪你到事情慢慢好转。”

回想起两年前的中风,谢明珍说自己完全没有预料到。“我还很年轻,更何况也没有任何相关病史。”

怀孕七个月时突然中风,必须切除部分右头骨并紧急剖腹产下女儿,当时32岁的谢明珍身体左边行动严重受限,还一度陷入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