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历时三小时的对话会,前天下午在新加坡报业控股礼堂举行,没有现场观众,但有约60名受邀的各族学者和公众在线上参与。线上也提供中英和英中同声传译。

针对西方术语和概念是否适用于新加坡,丁劭诗从研究员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些是重要的讨论,因为这类术语和概念有助于探讨种族课题的复杂性、研究各国情况的相似之处,以及寻求共同基础以进行交流。但她也发现,有关概念的辩论有时盖过了人们的生活经历,以致这些真实事例在有关种族课题的讨论中不被重视,甚至被遗漏。

“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意见。如果你是个想和别人进行对话的华族,在有人提出‘华人优势’那一刻,你已经处在辩护的位置,因为你会觉得被针对,或觉得必须在对话中采取某种姿态。”

与谈者一致认为,我国种族关系多年来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是一项持续进行的工作,须要在社会各个层面继续进行更多对话。人们也得共同决定这类对话应采用的语言及在学校里用的教学工具包。

引进外国术语和概念来讨论种族课题,须警惕它们被用作武器来主导讨论方向或盖过其他声音,各族新加坡人如果认同相互对话的重要,就必须共同商议出在讨论种族课题时所用的语言及教学工具包。

另一些人则抛出“华人优势”这个词试图一锤定音,中止对话。伯乐说:“这就像是硬要做最后一个说话的人,或是说完话就扔掉麦克风走人。像这种可被当成武器的语言,我们应该远离。”

丁劭诗说:“我们需要将这些生活经历带回到讨论中来。我们需要接触到越多人越好,因为新加坡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元。不同群体对理论和概念的吸收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若想将他们引入对话中来,谈论故事、生活经历会更容易,而不是一些需要时间掌握的抽象概念。”

Click on the video below to watch the complete dialogue session with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延伸阅读

点击以下视频观看完整的对话会(原声版):

点击以下视频观看含有中英同声传译的完整对话会(英文版):

他们是新加坡独立智囊“亚当·斯密中心”研究员蔡文毅、前官委议员、民间组织“和平玫瑰”创办人兼会长伊萨德(Mohamed Irshad)、外籍劳工中心执行理事长伯乐(Bernard Menon)、资深基层义工和作家沈璧浩,以及国立教育学院教育研究处助理处长兼教学法与实践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劭诗博士。

与谈者一致认为,我国种族关系多年来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是一项持续进行的工作,须要在社会各个层面继续进行更多对话,如职场、学校、基层等。人们也得共同决定这类对话应采用的语言及在学校里用的教学工具包。

点击以下视频观看含有英中同声传译的完整对话会(华文版):

观看对话会精华片段,请点击这里。

“种族主义”一词被当武器 让一些人敬而远之

本身是印华混血的伯乐也说,一些人把“种族歧视”“种族主义”(racism)这些词当作武器,使词语本身就产生仇恨或痛苦的情绪,这也让一些新加坡人,尤其是较年长一代,对这些词敬而远之。

伯乐说,如果新加坡人同意有关种族课题的讨论是重要的,就必须共同建构用于这类讨论的工具箱或语言,并同意使用哪些术语以免冒犯彼此。

在《联合早报》前天(7月10日)举办的“种族与我们”圆桌对话会上,与谈者对华人优势(Chinese privilege)、系统性种族歧视等学术用语的使用,分享了上述看法。

伊萨德分享在“和平玫瑰”的一场培训课上,一名毕业自特选学校的华人提议,以“多数族的盲点”(majority blind spot)来取代“华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