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受种族比例政策影响的屋主,当局一直以来都依据个别情况,灵活处理案例。李智陞说:“例如,当局会给屋主更多时间卖房子,甚至会在特殊情况下允许屋主无须遵守种族比例限制。”

他说:“如果没有生活在一起,就更难体恤其他族群和他们所面对的挑战。大家也更容易对不常见或没见到的人形成刻板的印象或把他们想成最糟的人。”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指出,这项政策可能导致一些屋主在卖房时面对困难,但这是必要的政策,是打击种族主义的重要一环。与其等到族群间的紧张关系开始浮现并且变得根深蒂固时才来应对,更好的做法是一开始就着手促进族群间的融合与相互了解,从上游层面预防可能发生的问题。

李智陞昨天在国会回复东海岸集选区议员议员陈慧玲和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钟奇雄有关种族比例政策(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的相关提问时,阐述这项政策如何重要。

建屋发展局去年收到约500起申请无须遵守种族比例政策条例的上诉案,占去年2万3100宗组屋转售交易申请的2%,与该政策有关的上诉案成功比率已从2018年的14%增至去年的21%。

李智陞坦言,这项社会干预政策,确有美中不足之处。他举例说,当某个组屋或组屋区的某族群比例已达到顶限时,屋主就不能将房子卖给这个族群的买家。

“符合条件的买家变得更少,卖家很可能得降低要价或花更长时间卖房。所有族群的屋主都会面对这个情况,包括华族屋主。”

李智陞说,真正去促进和培养种族和谐的社会非常具有挑战性,而种族比例政策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可确保各邻里都具包容性与多元性。如此一来,大家几乎每天都能和不同族群的邻居在走廊、组屋底层或巴刹等地点进行交流。

但当局也留意到,此举可能让一些地区的某些族群比例不平衡,加剧某些族群集中在某区的情况。当局正仔细研究,探讨如何进一步帮助受影响的屋主。

这项于1989年3月推出的政策分别为组屋区和每座组屋设下种族比例顶限,以确保不同种族的民众生活在一起。当局是依据整体人口的种族比例来设限。目前,本地近三分之一的组屋和14%的邻里有一个或以上的种族比例达到当局设下的顶限。

在这种情况下,卖家的损失可能让买家受惠,符合族群条件的买家就能以更低的转售价买房,日后转售时,也不会受到那么多影响。

李智陞:依据个别情况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