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半个世纪前,已故大法官杨邦孝决定举家南下新加坡,独生女杨颖仪的教育是当时的主要考量。

“这是艰难挑战。父亲和我们商量后,决定接受挑战。”

出席法学院易名仪式的包括新大荣誉赞助人陈庆炎博士、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兼律政部第二部长唐振辉,以及新大法学院院长吴亦涵教授。

他亲自督促法律秘书计划,最终培养出的人才包括九名最高法院法官、高级律师、法律学者和政治领袖等。

杨颖仪说,父亲深信教育和人才培育的重要,推动大学的各种课程。最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他所推出的最高法院“法律秘书”计划。

杨邦孝也捐款设立新大杨邦孝讲座教授计划、两个法律研究中心和杨邦孝助学金。

杨颖仪指出,能成为新加坡公民,他们一家人都很感恩。“父亲尽力回馈接纳我们的国家,以及给我们机会付出更多回报的社会,相信他会希望法学院和学生,同样秉持服务他人的精神。”

她快上小学一年级时,马国学校改以马来文教导。为了她的教育前景,父母决定到新加坡发展。

杨颖仪说,父亲也重视跨学科和领域的学习,强调革新。他担任大法官时大力推动法庭和司法程序电脑化。

杨邦孝去年1月9日逝世,享年93岁。他于1990年9月出任我国独立以来第二任大法官,2006年4月退休。

大法官梅达顺以“深远和巨大”形容杨邦孝对法律专业的影响,说他有超凡毅力,彻底转换新加坡司法体制。

“他希望吸引和培育最优秀的法学毕业生,使新加坡拥有世界级的司法制度。”

杨颖仪说,当年父亲在吉隆坡管理祖父杨旭龄创办的旭龄及穆律师事务所,律所业务兴旺。

“整个司法系统在冠病期间顺利以网络进行,父亲的数码化投资多少有一定贡献。新大和法学院这些年不断采纳新科技和推动革新,我相信父亲会感到很高兴。”

杨邦孝到本地后转换跑道,加入新加坡国际证券银行(SIMBL),后来成为华侨银行副主席。

最高法院“法律秘书”计划
培育优秀法学毕业生

他说,杨邦孝30多年前推展司法大改革,解决超过2000起最高法院积案,其显著成就至今仍被世界各地提及。

甚少在公开场合致辞的杨颖仪提到父亲鲜为人知的事迹,她说父亲在约半个世纪前决定举家南下新加坡,是为了她当时的教育考量。

受李光耀招募
设立我国政府投资公司

杨颖仪说,建国总理李光耀后来招募父亲,要他设立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并重组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她说,父亲当大法官的最后几年,极力支持政府在新大设立第二个法学院的计划。退休后,他也很高兴成为法学院咨询委员会主席。

杨邦孝上世纪70年代初从马来西亚移民到新加坡后,致力于开拓教育和人才培育,捐款给大学推展新科技、协助贫困学生,对国家、司法和教育影响深远。

杨颖仪(57岁)目前担任通讯及新闻部常任秘书,她前晚代表母亲郑惠和(91岁)感激政府和新加坡管理大学,将新大法学院易名为“杨邦孝法学院”。甚少在公开场合致辞的她提到父亲鲜为人知的事迹。

杨邦孝接下GIC任务后,杨家三口入籍新加坡。GIC和金管局上轨道后,杨邦孝回华侨银行当主席。李光耀于1989年再次找到他,邀他成为大法官。

为纪念杨邦孝荣誉博士的卓越贡献,成立14年的新大法学院,明天(11日)起易名为杨邦孝法学院。4月11日是杨邦孝的95岁冥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