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五六年因为自己也有了小孩,有了自己的新家庭,对于家的感觉就更加淡薄,记得单身时候几乎每个周末都赶着回家,到后来一个月一次,到后来三个月一次,然后就不记得多久会回一次家了。

却暖不了冰冷的眼泪

●巫育书

妈妈的膝盖一定还痛吧?您说要大扫除要爬高,我们三兄妹都劝阻。但我们也都知道,您是不可能接受家里蒙尘过年的,而我们不与您同住,您也不让请钟点工人帮忙。电话这头,我只能叮咛当心慢行。

好想回家过年啊,就像疫情前,每个月回家那样,早晨我们一起去吃我们都爱的肉粥。即便在家只是看电视报纸,一起聊些微不足道的八卦琐事;看看妈妈种的花草,看在客厅的躺椅上打瞌睡的爸爸,载妈妈去打麻将,或是游游车河,去喝咖啡吃饭,跟妈妈撒娇抬扛,问老爸他年轻时的事。这一切,近几年都很珍惜,如今,它却变得如此遥不可及。

社区混乱

生命的确是不堪一击的脆弱,我们不能不伴着事与愿违的现实来生活。老爸的离开,令我领悟到要更加疼爱已经是七旬的老妈,争取一起相处的时光。更要学会珍惜和感恩,因为无任何人能保证,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在此也祝愿天下游子,新春快乐,早日阖家团圆。

有人问我是家乡远还是月亮远?月亮虽远,可是抬头就是看见;可是家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多看一眼。

今天一段回忆经过,记得我第一次离家出国打工,我那强悍的妈妈载我去巴士站,骗我说要进去上厕所,其实是陪我进去,然后依依不舍地看着我上巴士,看着我离开。

还有多远

如果包裹承载的是思念,我一定打包装满。将我们的手写春联及贺年卡,跟可邮寄的食物一并奉上。手作的温度,隔水一方的祝福,或能稍微弥补今年的缺憾,缓解父母的焦虑与思念。更希望他们能保重身体,静待团聚的那一天,相约疫后的晴天。

其实在外面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害怕的事情,毕竟自己也已经是一个父亲。哪怕有,也要把它往自己心里面藏。可是真的害怕的就是想家,那个也许就是心理最柔软的地方,一旦想起,什么思绪都会被它牵引。哪怕平日再怎么坚强也会忽然变得软弱。

在这里,我的身份是个父亲是个丈夫,虽然不是那么天大的压力,但,这个就是肩膀上的一个责任。可是在对岸的,却是我的家,在那里我的身份就是一个孩子,虽然父母已经年迈,但是回到那里我始终是一个孩子。

华文媒体集团旗下zaobao.sg、《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以及两家电台UFM100.3和96.3好FM,与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联手举办“好想回家过个年”活动,邀请与亲人分隔两地的读者通过文字分享他们对亲人的思念。活动获得读者热烈响应,许多在本地工作的马国人纷纷用最平淡的语言,向家人道出最浓稠的思念。

如果可以,我最想给老妈的一份新年礼物就是:陪伴。

望着此岸那一角

您的孩子之中,大概我的性格与您最像,性急、固执,想做就做,凡事不想麻烦别人。但是啊妈妈,您年纪大了,身体灵活度肯定减低,80岁的身体不耐跌,请您一定得为我们保重。

依旧挂念彼此

平安熬过这疫情

往年逢新年,都会给爸爸买一件他喜欢的M牌上衣好过年,还有咸蛋鱼皮等本地产品。原本想烤一条法国面包,带回去让爸爸试试,也成了泡影。在疫情更严重的马国,家乡的父母看情况只能两老自己过年。那是鞭炮声也掩盖不了的孤寂。简单的年菜,也藏不住无法团圆的失落。

每年我最期待的唯一日子就是农历新年,因为只有农历新年才有机会跟家人团聚。今年因为疫情关系无法回家团聚了。不知不觉也快有一年没回家了,我想家了。我很开心我的妈妈在这段时间发掘了烘焙潜能。每次她在群组里分享的食物,这诱惑让我好扎心呀,能看却不能吃。

这回家之路

2020农历新年后从家乡返新,料想不到这一别,竟然已经一年。打从世界最繁忙的关卡之一的兀兰新柔长堤封关后,以往假期的定期返乡,已从自然不过到引颈长盼。疫情的反复与反扑,期待变成无尽的等待。农历新年返乡的理所当然,放鞭炮的自然,吃肉干配Shandy的必然,而今成怅然。

咫尺天涯

想要回家过年,看看自己想念的父母;想要回家过个年,和家人聊聊这一年的不容易;想要回家过个年,多让爸妈叫我孩子;想要回家过年,享受当孩子的温暖。

缓了想家的激动

我想对妈妈说,你还缺什么需要什么用的,我都会尽量在淘宝买给你。没办法回家,所以这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

这一切,却变得如此遥不可及

路,还有多远

在此摘录部分留言,与读者共勉。

每逢新年,远在吉隆坡、新山和马六甲的弟妹和孩子们,大家难得齐聚一堂。妈妈唯一的妹妹,我的阿姨一家每逢年初一也从古来到麻坡和我们过年。从小到大,年年如是。大家吃着娘惹糕、炸五香、沙爹、乌达(otah),一边喝着麻坡咖啡,一边话家常。回娘家过年,向来就是大小姐的姿态:饭来张口,吃尽妈妈味。而今年我们一家五口,也将和滞留本地的表弟和表妹夫一起吃团圆饭。

包裹承载的是思念

第一个没有妈妈陪伴的新年

人都是在一瞬间意识到,曾经的触手可得,已遥不可及,庆幸的是,我们依旧彼此挂念,望穿秋水,母亲在等我,我也在盼望母亲。

我想对爸爸说,你可以不要再瘦了吗。每次看手机屏幕里的你又瘦了,我会担心。该花的就花,健康最重要。我知道你舍不得买、舍不得吃,可是钱没了可以赚,可是健康没了,我买不回给你。

严重区域

妈!别怕!我们家里虽然少了一盏明灯,可是你还有我们做你的后盾,我们会继续好像老爸在世的时候为你遮风挡雨。

从小她都让我非常独立,小时候我跌倒是自己爬起来的、自己洗伤口、自己搽药,从小一个人出坡比赛或是考试,同学都有家长陪着,只有我是一个人的。所以我对她的冷漠一直都很习惯,但是那天在巴士站她看着我离开,出发后我在巴士里哭了很久……

农历新年是各地华人回乡与家人团聚的佳节,然而席卷全球的冠病疫情阻挡了游子们回家的步伐,不得不在异地度过这个对华人意义重大的节日。新春钟声一响,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最害怕的就是想家

已经快一年见不到家人了,妈妈没有我陪伴的第一个新年,我只能感到极度的愧疚。

望得到却过不去

爱别等,孝别迟

●石劶键

爱别等,孝别迟,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都忽略了年迈的父母。总觉得来日方长,肆无忌惮地消耗着有限的时间。但要是掐指一算,其实并非如此。要知道,家始终是每个人出发和归宿的支点。

●张惠婷

站在彼岸这一头

骨肉分离

老爸,您的身体有好吗?还有每早起身运动吗?夜里是不是还频尿?我和妈妈通电话多,您向来寡言,但老爸,我也想您哦。您知道吗?小时候我们若举家出远门,回程路上我总会在后座装睡,到家后,让您抱我回床上。我们可能都不善于用言语,表达对彼此的关爱,但爸爸,我爱您。

●陈艳菁

●张彩雯

每晚的视讯

还有多远

接近一年的分离

这抗疫之路

去年12月底,住在新山的年迈老爸与世长辞。长期定居在新加坡的我和几个姐妹们,在疫情管理的情况下不能即时回去奔丧。我们在束手无策之下经历了痛彻心扉的悲伤。万万没想到,去年3月17日竟是我见老爸的最后一面。疫情夺走了我们和老爸九个月的黄金时段,至今心还是揪成一团,愧疚感频频涌上心头。

你们只要健康平安开心我就开心了,你们一定要平安健康熬过这个疫情,我还要跟你们过很多个农历新年。

人民怠倦

离春节还不到一个月,但到处却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乡愁与哀伤。我已经连续11个月没回家了,除了当年出国念书,我们还是第一次,隔这么久没见面呢。

你们一定要健康

教育崩溃

“儿子,我最近学了个茄子煲,等你回来给你做。”

人在他乡十几年,其实早就对家乡的一切感到陌生。每一次回家看到的景色都在变迁,小时候常去的路边摊也已经消失不见,那种回到过去的归属感越发的觉得稀少。

●万希

●黄佩佩

经济瓦解

●Christopher C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