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仅涉及电动脚踏车的火患却从前年的13起,翻倍到去年的26起,引起当局关注。

受到病毒阻断措施影响,民防部队去年接到的创伤通报有所减少,加上非紧急及虚报电话数量相较前年都下降超过10%,民防部队紧急医药服务热线去年接到的求助电话自2000年来首次减少。

数据显示,当局去年接到8835起非紧急求助电话,和前年的1万零534起同比减少16.1%;虚报电话则从前年的7092通,减少到去年的6094通。

民防部队统筹处长(行动处)薛守德高级助理总监说,民防部队和陆路交通管理局将继续关注上述类型火患。“我们注意到,一些个人代步工具的使用者会购买额外电池,而这些电池并非来自原始设备制造(OEM),因此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民防部队前天公布2020年全年数据时表示,当局去年一共接到19万零882通求助电话,和前年的19万1468通相比减少0.3%;虽然只是稍减,却是自2000年以来求助电话数量首次减少。

这相信是因为有关当局加强监管上述个人代步工具,而随着这些器材逐渐符合新的防火规格,火患数量相应减少。

涉及电动脚踏车火患倍增

另外,为了鼓励公众遇到紧急状况时先展开急救,民防部队行动控制中心从3月1日起,将通过短信的方式发出链接给公众,让公众打开链接后,通过动态图学习及了解如何在五种情况下施救。

民防部队医务处处长杨明华助理总监指出,求助电话减少是因为当局在病毒阻断措施期间及之后接到的创伤意外通报有所减少,以及非紧急及虚报电话的数量降低的缘故。

杨明华说:“这相信是因为疫情期间更多人在家的关系,以及当局近年来努力教育公众不要因为非紧急事件拨打995的成果。”

涉及个人代步工具如电动踏板车的火患自2016年来逐年增加,前年更达到102起,但去年锐减至42起。

民防部队医务处处长杨明华助理总监指出,求助电话减少是因为当局在病毒阻断措施期间及之后接到的创伤(trauma)意外通报有所减少,以及非紧急及虚报电话的数量降低的缘故。创伤意外包括交通意外和工伤意外。

薛守德指出,当局在2019年9月已通过“myResponder”手机应用推出动态图,并在收集反馈后持续改进。“每张动态图大约15秒左右,行动控制中心人员也将在电话中一边讲解及教导,提高公众在救援时的信心。”

谈到去年的火患数据,几乎各类型火患,如住家和非住家火患都减少。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个人代步工具和电动脚踏车火患,也从前年的115起减少40.9%至去年的68起。

这五种情况分别是如何处理成人及孩童噎着、如何为成人及孩童进行心肺复苏,以及如何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