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说这次的疫情如同放大镜,展现不同的政府“体质”是否强健。像一直被认为是医疗大国的日本,意外地因种种政治因素而在抗疫上进退失据;邻国马来西亚近来上演的政治戏码精彩犹如电视剧《纸牌屋》情节,也让外界关注它是否会因此忽略防疫。
而如果说企业高管减薪表示与职工同甘共苦,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昨天在国会总结政府财政政策辩论时,宣布全体部长、国会议员、一些高级公务员,以及哈莉玛总统将一次性减薪或减津贴,也有与民共度时艰的巨大象征意义。
这不免让人想到王瑞杰在解释为何不能轻易动用国家储备金与消费税调涨时,一再重申的新加坡社会契约:尽量不花未来钱,并且在花钱时确保物有所值,让每一块钱达到最大的成效。
毕丹星提醒,国人不应每每看到马来西亚或香港等地出现乱局就抱着侥幸的心理,但他忽略补充,正如我们持续关注其他地方的抗疫效力,别人也必然在看我们这个“小红点”在做什么,是否有足够的财政与政治“免疫力”,这么做肯定不只为了幸灾乐祸,而也在虎视眈眈。
或许是基于非常时期中得展现非凡的团结,此次工人党议员在王瑞杰发表总结演讲后,都没有追加补问什么,过去几天国会也无任何交锋。党魁毕丹星在讲话时则只重申该党反对消费税调涨的立场,并继续询问国家储备金总额的预估数字。
这个决定也可带来实质政治加分,至少可确保本届政府任期临近尾声之时,疫情不对民意构成负面影响,同时也对外展现新加坡领导人的抗疫魄力。
部长薪金一直是引起讨论的敏感政治课题,政治领导人这次挺身减薪,很可能得承受舆论再次聚焦薪金问题的压力,只不过一切加加减减之后,这个决定应该还划算。
昨天参与预算案辩论的还有已卸下政治职务,转投私人领域的白沙—榜鹅集选区议员张思乐。这些年来创业的经历刻骨铭心,他在没有备稿的状态下发表讲话,给本地老板们的几个忠告,都非常诚恳与“接地气”。
国会观察
从拨款力道看,今年的预算案在缓解疫情引发的燃眉之急方面,已远比之前经济师预估的慷慨,过去几天,不少议员仍尝试为挣扎中的企业和低收入群体争取更多帮助。王瑞杰副总理虽经常笑说自己不是财神爷,但还是拿出了一些含金量十足的办法。例如,将配套下给企业的一些补贴发放日期提前,就回应了企业这几周提出的反馈,也显示政府团队在非常时期反应迅速。王瑞杰在总结预算案时基本传达的信息很简单:如果要做更多,新加坡政府有资源这么做,但目前配套措施足够。
毕丹星也阐述他对开放民主体制下团结的诠释,重申一个团结的国会仍容得下不一样的声音,但他指出,必要时“政治必须退居幕后”,如现在面对疫情时。
2019冠状病毒疾病持续肆虐,经济寒冬预料跟着来袭,本地一些企业如凯德集团和新加坡航空公司高管这时候相继宣布自愿减薪,未尝不是一种备战状态中先稳定军心的做法。
当然,要让外界看到“新加坡式抗疫”的不同,“对症下药”之外,还要一些额外的表示。王瑞杰宣布给予前线抗疫人员额外一个月的特别花红,以及国家政治领导层级集体减薪减津贴一个月,就引起国会议事厅里议员一次又一次拍打扶手附议。
而任何的承担在加加减减后必然要找到某种平衡,有时是这一代的人要付出更多,保障下一代人的生活,有时则是高收入群体要承担更多,减轻低收入群体的压力。
例如,张思乐建议中小企业不要一味靠政府措施应付资金周转,要开始估算现金流是否足够撑过疫情期,也得衡量是否要采取断臂求生的策略等。他也透露,公司开始有盈利了,并形容自己是传统潮州生意人,无法相信独角兽企业那种迟迟没有盈利的营运模式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