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逾百年历史的新加坡女子学校(早期称新加坡华人女子学校)由宋旺相、林文庆为首的海峡华人知识分子于1899年创办,目的是推动华人女子教育。

三栋建筑体现不同时代风格

旧校舍有五栋楼,校友庆幸当局计划保留其中三栋,在母校今年庆祝120年校庆之际,也更添意义。

发起“保留翡翠山37号”运动的其中一名校友袁家玉(35岁)受访时说:“这三栋建筑也刚好是我们办工作坊时,出席的校友和公众所投选的最具代表性建筑。我希望空间重塑后,旧校舍能成为一个让公众能到访的场所,最好能支持一些有意义的项目,而不只是供有商业价值的活动,就如当年学校的创办人如何积极地为女性推动教育。我希望到访的公众可从中认识这个地点的历史。”

市建局总署长(旧屋保留与城市设计)周玫受询时说:“随着当局将进一步提升乌节路为生活时尚地点,保留三栋建筑的计划正合时宜。我们对民众支持保留建筑所投入的工作也感到欣慰。保留这些建筑不但能保存学校的丰富历史,也可注入新的文化与生活时尚用途,与乌节路其他设施相辅相成,让公众能欣赏有文化特色的建筑。”

校长楼也采用相似风格、宋旺相楼的设计则较现代,这三栋建筑象征学校的与时俱进,连同毗邻的翡翠山保留区,将可突出乌节路独特的文化与街景。

由于旧校舍地段在市建局总蓝图中划为住宅用途,一组新加坡女子学校校友担心校舍未来会被拆除,去年9月发起“保留翡翠山37号”运动。她们收集签名与反馈,希望保留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校舍,并在今年5月提呈一份建议书给市建局,提出保留校舍与重塑空间的点子。

市区重建局计划保留新加坡女子学校旧校舍位于翡翠山路的三栋楼,发展为供文化和生活时尚活动的设施,以配合政府重新打造乌节路的计划。

校友提呈的建议包括,重塑为一个博物馆、以土生文化为主的烹饪学校和精品酒店;或供本地时尚品牌、表演艺术团体等使用的创意园区,可主办工作坊与分享会。

例如,两层楼高的主楼以新古典和装饰艺术风为设计元素,有长型窗户等突出建筑屋顶上的三角形顶,在当时算是设计较新颖的校舍。

市建局的文告指出,它在研究翡翠山路37号的地段后,计划保留旧校舍三栋历史最悠久、建筑风格具代表性的大楼,包括1925年建成的主楼、1930年建的校长楼以及1956年建的宋旺相楼。它们的建筑风格反映不同时代的特点,对校史深具意义。

位于翡翠山路37号的校舍于1926年正式投入运作。新加坡女子学校在1994年搬迁到杜尼安路现址,旧校舍就保留至今,目前由采士华国际学校(Chatsworth International School)使用。

当局将与相关机构探讨如何重塑旧校舍建筑,为翡翠山区注入活力,包括研究由校友提出的点子。

市建局也指出,新加坡女子学校校友提呈的建议书也进一步促成当局保留建筑的决定。这组校友通过工作坊与讨论会,同其他校友、翡翠山区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建立联系,提高人们对保留建筑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