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便是这些简单的措施,新加坡受访者采用的比率也都偏低。安装节能照明、再循环物资和减少开冷气的新加坡企业只占29%,在五个国家中不是排最后,就是倒数第二。只有将办公室或厂房没用的电器关掉这一项,新加坡受访者的比率达39%,在五个国家当中排第二。

这项调查是由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展开。研究员于去年10月底至11月初访问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越南的800多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横跨服务业、制造业、贸易、农业和其他行业。

51%受访者将政府部门列为首要求助对象,而后才是行业协会、家人朋友、社交媒体、商业合伙人或经理、大学研究中心、银行、会计师和律师等。

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商学院兼任教授的沙佩尔在报告中指出,东南亚企业中有高达97%属中小企业,它们的碳排放量相当于老挝一年的排放,所以在减排方面,中小企业可以贡献更多,但他们面对知识和资金不足的挑战。

东南亚中小企业碳排放量相当于老挝一年排放

受访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最常采取的减排措施是把办公室或工厂没用的电器关掉、安装低耗能照明、再循环物资和减少开冷气。

沙佩尔认为,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帮助中小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建议当局从最容易达成的目标做起,例如免费提供节能灯泡,而这会比进行复杂的改造或参加绿色认证计划减少更多的排放。

东南亚国家的中小企业关注气候变化,有超过九成会采取行动减排,但只是进行最基本的措施,如减少用电和少开冷气、再循环和安装低耗能照明。其中,新加坡企业在接受调查的五国中,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最低。

主导调查工作的东南亚研究院访问高级研究员沙佩尔(Michael Schaper)昨天在线上论坛发布调查报告时指出,在参与调查的五个国家中,菲律宾受访者最关心气候变化问题,以1到10评分关注度,菲律宾受访者给了7.7分;其他依序是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新加坡则以5.8分排在最后一位。

四成受访者将财政资源有限列为它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大障碍;其他依序是气候变化知识有限、员工技能有限、忙于其他商业事务和政府条例管制。

他也说,中小企业需要政府的资金援助,政府也须提供更多方便中小企业做决策的工具和信息,因为他们没有充裕的资源和时间去探讨商业营运以外的事务。

根据东南亚研究院去年底发表的分析文章《计算东南亚中小企业碳足迹和最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东南亚中小企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有至少2970万吨,比文莱或柬埔寨的全国总排放量还高,与老挝的总排放相近。

沙佩尔说:“这些是相对简单的措施。它们并不复杂,不是什么认证计划,不需员工培训或改造流程,也不是去购买电动车,就是那些无须考虑太多就能迅速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