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早期国际化的烙印
台南历经沧桑,1624年被荷兰人占据,之后明朝将领郑成功收复,清朝领导到日本霸权统治,每个阶段都留下大量的遗迹和文物,作者到了台南,走一趟“安平老街巡礼”路线有所发现。
郑成功与孔子成为台南文创品“缪斯”
仅仅过了38年,明朝郑成功在1662年赶走荷兰人,改称“安平镇”,以纪念他在福建泉州南安县的安平镇故乡,台湾人将它称为“王城”。古堡旁边有一个热兰遮城博物馆,其欧式洋楼于清朝期间1891年建成,当年清廷因战败给英法联军而开通台湾通商口岸,外商在安平设立税务司,洋楼曾是税务司署头等帮办的居所。
古意盎然的台南处处古迹,却又处处新意,文人气息浓厚,一切皆因近年经艺术家与民间组织踊跃进驻,结合艺术、文创产业,在残垣断壁之中相互取暖,寻获新生。
我们来到台南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寻访安平古堡,从台南市搭计程车不到半个小时就抵达。荷兰人17世纪起占领今天的安平,并建热兰遮城(Zeelandia)为防御要塞,它也是台湾的第一座西式城堡,古称“台湾城”或“红毛城”。
最意外的收获是参观台南文学博物馆,充分感受台南的国际化。当时10月初展出“娘惹浮生——台湾古典文学南洋旅行记”的文物,让我通过文字认识了印尼华侨张福英及其台湾板桥林家夫婿林景仁在世界多处的文学印记,到生命终结依然相爱至深的爱情故事。
有趣的是,歌中故事的真实性也一直受到质疑,民间有不少文史工作者和媒体人都通过文字和影像追踪传闻中的“金小姐”,真是饶富趣味!
大树参天盘踞在仓库
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台南堪称巧妙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典范,历史建筑物和人物各就各位,在现代时空继续激起划时代、跨领域的对话。
我在博物馆买了张福英写的《娘惹回忆录》,原来这位曾经家财万贯,知书达理的富家千金晚年曾住在新加坡大巴窑的组屋里。她笔下的新加坡先贤李光前、林文庆人物性格鲜明,读来特别有亲切感。
我早年留学台北,目前回流在台北开宝石工作室,一直是根深蒂固的“靠北”一族,完全没把台北以外的城市放在眼里,直到我踏步台南的安平。原来安平是台湾历史的源头,台湾的名称更是来自安平(古名“大员”)。
游历台南之后,感觉相逢并不恨晚,发现得迟总比没有发现好。我甚至认为台南应该是游客游历台北之后必须到访的昔日“王城”——纵失往日辉煌,如今气势依然非凡。
因此来到台南就得彻彻底底“老”一回,走一走当地市府观光局精心规划的“安平老街巡礼”路线。
安平的另一项闻名的文化资产是写于上世纪战后的《安平追想曲》,由台湾作曲家许石创作,陈达儒填词。由于安平早期洋人和汉人混居的特殊历史背景,音乐人联手创作这支名曲,歌中“金小姐”唱出其混血儿的身世和期望情人回到安平港的愿望。你随便问一个年纪稍大的台南人或台湾人都知道这首歌,但是多数都甩甩手说:“那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啦!”
由于大白天已经看了主要的历史景点,以为要错过闻名的赤崁楼,没想到开放时间是到晚上9点。我们购票进入后发现现场安排了免费的露天音乐会。
只要把台湾的南北两端彻底走一回,就能串连起台湾300多年,近400年的前世今生和起伏跌宕。台南是个历经1624年被荷兰人占据,到明朝将领郑成功收复,清朝领导到日本霸权统治的沧桑古城。每一个历史阶段都留下大量的遗迹和文物,游人可自由切换数个迥异的“历史任意门”,把自己带到遥远,不复再,却又通过声色画面重建的过往片刻,历史感异常浓重。
明朝郑成功治理台湾22年,重点放在台南一带,当时的市街,包括赤崁、安平与鹿耳门三地,已是台江沿岸的大港埠,成为台南发展最早的三处街坊。而随着移民的安顿,陆续建置的庙宇达三四十座,至今仍存在,如北极殿、大观音亭、开基灵祐宫、大天后宫等,都是见证明郑历史的珍贵古迹。
在安平区,名声更响亮的“安平树屋”则是德记洋行当年的仓库,它因荒弃经年而形成类似柬埔寨吴哥窟一般大树参天,牢牢盘踞仓库建筑物的奇特景观,颇值得一游。仓库在日治时期曾扩建,战后台盐公司用作仓库,之后再度废弃,到了2004年才获得台南政府重新规划,建设参观栈道以及邀请艺术家进驻创作。
在洋商众多的19世纪,目前位于古堡街108号的德记洋行是安平商贸全盛时期的五大洋行之一,建立于1867年,目前已改为台湾开拓史料蜡像馆。原来早在1858年,清朝与英国签订天津条约,将安平和淡水设为通商口岸,到了安平开港时就设立洋行,做樟脑、糖和茶叶等大宗交易。楼高两层的洋行以白色西式建筑物和拱廊著称,即使洋行已撤离安平,该公司至今还在台北继续营业。
台南的每寸土地,每栋历史古迹都被当地政府和人民尽心竭力地保存下来,连历史人物郑成功、万世师表孔夫子都成为台南文创产品的“缪斯”,生产“成功”啤酒、“成功”薯片和“万圣”点心面等等,让台南的历史之旅更有“味道”。
路线从安平古堡(台湾第一城)开始,再到安平老街(台湾第一镇“热兰遮城镇”),大员港(台湾的第一国际贸易港)以及德记洋行(台湾第一洋行)。
赤崁楼建于1653年,最早是荷兰人建立的欧式建筑“普罗民遮城”,是安平的另一座“红毛城”。当郑成功取下安平后,改名为“承天府”,曾为全岛的统治中心,与今天的安平古堡遥对。汉人后来在原址兴建中式寺庙,重新取名“赤坎楼”,以原住民的发音取名。
那天天候极佳,微风习习,灯火迷离的赤崁楼在中西曲调的衬托下更显古意盎然。这是因为赤坎楼本身就是一个又中又西,说不出风格独特的历史遗址,它多次易名,多次翻新,至今依然傲然耸立。
无需庞大代言费或古人的同意,明朝猛将郑成功继续活在我们心里,继续守护着他奋战取得的美丽安平。郑成功在1662年初于台湾建立第一个汉人政权的五个月后就相信是因积劳成疾而逝世,当时年仅37岁。
除了安平的上述景点,回到台南市还有游不完的景点,我们游历了日治遗址翻新的林百货,以及参观建于明朝的台南第一座孔子庙,这可是当年官办的第一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