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我惊讶的是沙漠中竟然有10多公里的河谷;约尔山谷里山峦叠翠,坡谷平缓,松林成翠,到处都有小孩在放牧羊马。整个步程我们花近三小时,景致迥异的沙漠地区绿意盎然,花草丰美,山峦起伏,岩石造型奇特。山谷中亦有许多小动物跑来跑去,一点也不怕生。最重要的是山谷中空气沁凉,令人难以相信自己身处于沙漠中。
这几天我体会到蒙古民族大多慢热,可能是他们拥有着千年的游牧性格吧,对外人总存有一点戒心,也只有成了朋友后才感受到他们豪爽和直率的性格。
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偶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参赛者将被编排和配对,然后双臂挥舞,跳着鹰舞入场,顺时针旋转一圈,双方握手比赛。胜利壮士也举办次双手举起,俨然像是一只飞鹰展翅飞翔胜利离场。除了这三个项目,那达慕大会场地也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与娱乐节目,有点像我们的游乐场或夜市。
我是一个恐龙迷,一下飞机就立刻驶四驱越野车直奔巴彦扎格(Flaming Cliffs,俗称“烈火危崖”)。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探险家安得思和团队在峭壁下首次发现了恐龙蛋和完整巢穴,这个发现直接证明了恐龙是产卵动物,并具有集体行为。另一个收获的是站在崖边遥望着远方无边的悬崖峭壁,随着日落出现不同红的色调,不单迷人,同时也有一种时间在循环中。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蒙古民族都会庆祝为期五天的那达慕(Naadam)。这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大节日,男女老少都会隆重打扮,出席省里举行的大会。那达慕起源于1206年,为了纪念蒙古统一,成吉思汗在布哈苏齐举行一场射箭竞技,后来蒙古帝国将摔跤和赛马也加入项目中,定为“男子三艺”。目前只有赛马和射箭开放给女选手参加,摔跤是男生表现强壮和聪颖的特征。
乌兰巴托原是喇嘛教的中心和王公贵族居住的地方,1924年革命胜利后才被蒙古政府定名为首都。虽然没有历经沧桑,但有它独特游牧民族的痕迹,毕竟目前蒙古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首都。成吉思汗广场是必访的首选,性质类似整个城市的中心,广场中是苏赫巴托尔骑马的雕像,每逢重大节日与庆典都在此举行仪式。这里平时也是当地人集会和结婚拍婚纱照的热门地方。向西北方向走就到达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本身的展示品并不丰富,不过还是可以提供蒙古历史文化的基础导论。
我居住的香格里拉酒店对面有一个乔金喇嘛庙博物馆。该寺庙建于1904至1908年间,曾是乔金喇嘛的家,无论是寺庙内外都体现了那时代的佛教建筑风格。建筑期间,蒙古各旗召集人马,共召300多名工匠把五座庙组成。目前里面收藏着蒙古历史、宗教、文化、建筑、绘画艺术的宝贵作品。
最后公园的打卡标志是龟岩。远处看还真的像只龟。
酒店礼宾部人员建议我们去特勒吉国家公园(Terelj National Park)做一日游。在这70公里路程,我们看的是不一样的风景,夏天有一望无际的草原,也有无数的蒙古包,有高端度假酒店,也有游客营地。不可不去看的是坐落于一片辽阔草原上的40米高全银色成吉思汗雕像,雕像呈现了这位伟大的征服者威风凛凛地骑在马上。我们还搭升降机到“马头”上的观景台环顾四周。
来到蒙古怎么可能不去戈璧沙漠呢?终于在酒店人员协助下,我们找到一家旅行社,订了六天五夜行程直飞往世界上最北的沙漠,也是全亚洲面积第二大沙漠。
为了要目睹乌兰巴托的夜景,我们傍晚6点出发,一直往南方开车来到了翟山。山上的英雄战士纪念碑是为庆祝革命50周年和纪念二战期间为抗日的俄蒙烈士而建的。从这里的观景台,可以鸟瞰整个城市的全貌。
正当我沉醉在景色中,远处有阵风沙吹向我们,刹那间我看到几摊卖手工品的小贩互相帮助收拾地上的物品,躲进车里。风沙来得快,消失得更快,这几个小贩迅速各自把物品从车上搬回原来的地盘。这小事件让我对蒙古民族有深一层的认识,遇到困难的时候,牧民团结精神体现无疑。
踏出新乌兰巴托国际机场。即使它处于海拔1350米高,我还是没有感觉高原反应。
回程途中,我们也去了Aryapala喇嘛庙。要入寺拜佛必须先爬梯登山,步道写满了143个人生智慧箴言,可能是要我们以静心、净心来进入禅修中心祈祷吧。
蒙古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原是喇嘛教的中心和王公贵族居留之地,虽然没有历经沧桑,但处处流露游牧民族的痕迹。
一直都很想去蒙古国,也许是从小读了太多成吉思汗英雄事迹吧。去年有个朋友被调职去乌兰巴托,我趁此机会往那儿走一趟。蒙古的天气无常,冬天又极其的冷,最好观光月份是每年6月中旬至8月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