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圣托里尼也有“现代亚特兰蒂斯”——亚特兰蒂斯书店。位于圣托里尼北端伊亚(Oia)村的峭壁边缘,名副其实是在天涯海角的书店。书店背后的故事也同样奇幻,2002年,两个来自美国的年轻人来这里度假,看完了行李中的书籍,就突发奇想:在圣托里尼开书店。在当时还没有什么游客的伊亚村开书店,而且还是卖阳春白雪的外文纯文学,简直是奇想。但他们和另四名合伙人真的把书店开起来了,还得了“世界最美书店”的美誉,成为全世界爱书人的朝圣地。

教堂内,着黑袍的神职人员念着经文,和东方的经文一样有代代相传的曲韵,真的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走进来的人先投币买细长的蜡烛,插在烛台上。较大型的教堂甚至有职员在烛台旁,工作人员很快就把蜡烛拔下来,确保新来的人有地方插,简直跟香火鼎盛的华人庙宇一样。

无论你信奉什么宗教,看到这番情景都很难不感动。如果你不是教徒,那就当他们在庆祝春天的到来吧。复活节前后到希腊,特别能感受到春回大地的戏剧性,前几天还冷风飕飕,过了节突然就可以穿短袖出门了。

赶上复活节祷告

世界的中心

伊亚村如今是看日落的胜地,夕阳西下之前,面西的街道挤得令人心烦。我宁愿钻入像魔法棒店一样,一半在地底的亚特兰蒂斯书店,和店员聊书聊到夜幕低垂。独立书店本来就不容易经营,加上现在大家被信息淹没,再也静不下心来看书,希望书店不会像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一样石沉大海,只剩下回忆。

无论希腊各个城邦怎么斗,到了德尔斐都得放下干戈,虔心祭拜求神谕。所以这里满是不同城邦建的神殿,仿佛是不同时代与区域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其中最著名的阿波罗神殿曾经刻的不是对神明的赞美,而是一句简单的箴言:“认清自己”。想到这点,突然觉得我们和古希腊人没什么不同,无论外界怎么变,最难的还是驾驭自己的心。

作者赶在复活节之前到希腊,见证信徒虔诚之心。阿波罗神殿曾经刻的不是对神明的赞美,而是一句“认清自己”。现在的人和古希腊人其实并无不同,无论外界怎么变,最难的还是如何驾驭自己的心。

耶稣受难日太阳下山后,各个教堂外满是手捧蜡烛的信众。他们跟着神父高举的十字架走,走到区内的所有教堂礼拜。大家的心里想着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加上神职人员唱的丧歌,神情肃穆与悲痛。许多人甚至会绝食一天,纪念这永恒的哀悼日。

之后,他们走到神台前面一张镀金的耶稣画像,弯腰亲吻,或留下一朵小花。比较虔诚的人会留下来听经,其他人往自己的额头和肩膀比了十字架手势就走了。

当然,这是有5000多年历史的雅典,我去观礼的教堂在1000多年前曾是雅典娜神殿,市中心的许多教堂也不例外。而无论在市中心的哪里,抬头都看得到灿白的帕特农神庙(Parthenon)在阳光下闪耀,象征着希腊人崇拜的对象虽然变了,但崇敬之心千年不变。也难怪,希腊人在火山喷口、悬岩峭壁讨生活,不但生存了几千年,还建立起千古流芳的文明,怎么能不感恩、不谦卑?

复活节之前的几天,雅典的教堂已经挤得水泄不通。虽然天已转暖,但信众为了纪念耶稣的苦难,几乎都穿了黑色外套。他们一进入教堂就看到满满的人,只能站在门口,等别人走了再慢慢往里走。附近不同教堂的钟声还在此起彼落,召唤更多人来做礼拜。

有人揣测,哲学家柏拉图笔下的“消失城市”亚特兰蒂斯就在圣托里尼。书中,亚特兰蒂斯有大理石有黑色、红色和白色,刚好圣托里尼有三个海滩,各有这三个颜色的沙。圣托里尼及附近的岛屿刚好形成一个圈,圆圈中央曾经是火山的山顶,在一次火山爆发后沉入海底,与亚特兰蒂斯刚好吻合。

对希腊的回忆都充满着阳光与海风。圣托里尼载客的驴子,轻轻说句话就传到最后一排的古剧场,威尼斯统治者留给Nafplio的雪糕,记忆中都罩着那透亮的光。不仅如此,比水果还甜的番茄,香得代替牛油的橄榄油,还有浓得像雪糕的希腊式酸奶,都是这方水土养出来的。

虽然希腊的经济状况不太好,但游客常去的地方还是照常营业,业者也都十分殷勤。这份热情与乐天,也跟这天赐的环境有关吧。

所有伟大的文明,都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希腊人也不例外,他们甚至给世界中心定了坐标,就在德尔斐(Delphi)。神话说,宙斯放了两只雄鹰,一只往东飞,一只往西飞,两只再次碰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大地母亲的肚脐”,即世界的中心。现在的德尔斐,抬头仍可见雄鹰滑翔,低头是翠绿山谷,连阳光都显得特别清澈,仿佛自己真的离天堂近了一些。

找到亚特兰蒂斯

比水果还甜的番茄

到了复活节前夕傍晚,信众再次手持蜡烛回到教堂外。来自各个教堂的烛火汇成一条河,往雅典的Lyvatikkos山上走。到了午夜12点,钟声高鸣,空中火树银花,人们互告佳音:“耶稣复活了!”之后,每个人还要进入山顶的教堂,用来自耶路撒冷的圣火点燃手中的蜡烛,才小心翼翼地捧着希望和新生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