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在附近开了几家分店的尝味咖啡馆(The Sip & Savor),甚至还提供正在接受戒毒治疗的人,晚上有个能睡觉的地方。

路边社

尝味咖啡馆的创办人卜孚(Trez Pugh)发现,当熟客有朋友从别的地方过来时,他们会特别带朋友到咖啡馆坐坐,打打招呼,有如旧时代到小酒馆喝一杯的温馨。

住在那里的希普卡(Phil Sipka)6年前开了库山雅咖啡馆(Kusanya Cafe),他希望给居民有个安全又不贵的地方,可以放心出门走走,聚聚,聊聊,同一社区的人彼此间不要越来越陌生、冷漠。

另一家创生咖啡馆(Build Coffee)则让容易误入歧途的年轻人有不同的选择,晚上可到馆里聚会聊天,有才气的人在那里也有舞台,可表演、分享、销售自己的作品。

这些咖啡馆也提供了当地人创业的另一种典范。他们多半不易取得贷款,卜孚一开始就是用信用卡和自己的退休金跨出第一步,而尝味咖啡有能力拓展分店的成功故事,吸引更多人愿意在此开设有共同愿景的解忧咖啡厅。

据悉,在芝加哥南部的弱势地区,有越来越多人开起“解忧咖啡馆”,志在改变社区风貌。根据纽约大学人口健康系的分析,这个地区治安不佳,连带影响了整体社经发展。人们不爱出门,经济就更萧条,想要创业的人更难获得优惠贷款,当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陷入恶性循环。

跟希普卡想法类似的人不少,过后有独立咖啡馆陆续在芝加哥南部的黑人社区开张。他们让当地人到馆里上网,看报纸,学瑜珈,买食品,办读书会及发表会,甚至出租场地让当地居民办私人活动。

日本有“深夜食堂”,让孤独受创的心灵也有慰藉;美国芝加哥则有“解忧咖啡馆”,像日剧《我要准时下班》或电影《解忧杂货店》一样,用杯咖啡来推动地方创生,成为弱势族群翻转命运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