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汶颖同学坦言:“以前我不会想要特地去了解她们,但这次机会让更深入去体会她们的生活、经历和困难。她们离乡背井来到新加坡打拼的勇气让我感到无比的敬佩!”
为了要让这“红头巾”展览更“吸睛”,师生一点都不马虎。从场景上的一砖一瓦,到服装上的一针一线都由他们重新打造,势必要让同学们感到置身其中。
负责策展的师生寻找素材过程一波几折。维初母语部林惠勤老师说:“开始准备的时候不太顺利。我们先到三水会馆询问,可惜负责人出国去了,服装也因为是仅存的,无法借出做展览。后来又到牛车水去打听,跟本地剧团接洽,但都没有收获。后来会馆的工作人员回来了,她向我们推荐了一位红头巾的后人刘凤珍女士。我们跟她接洽后,她非常热心,一口答应借出红头巾的服装,还马上安排见面。意想不到的是她不但带来了红头巾的衣服,还有她们用过的红头巾、轮胎鞋,以及很多珍贵的照片、杂志,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专辑《飘逝的红头巾》等等,真的让我们非常感动。这些资料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作者为《联合早报》维多利亚初级学院通讯员)
林惠勤老师说:“我们觉得红头巾的精神一定要想办法传承下去,所以希望高中生不仅是懂得红头巾对我国建国的贡献,也要读懂她们的‘心’,深入了解她们的信念,她们的精神。看到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戴上红头巾,穿上红头巾的围巾,挑起扁担,我们感到很欣慰。”
今年5月维多利亚初级学院举办母语双周活动,“重头戏”是首次登场的红头巾展览。展览引起了许多学生的注意,纷纷拿着一些展品拍照,甚至还打扮成红头巾。
负责做头巾的书法学会会员林汶颖说:“我在网上很难找到关于这些头巾的做法,所以就只能靠一些模糊的指示来摸索,导致刚开始做的时候一直失败。我不断地去找不同的材料,不断地尝试,最后终于成功地做出头巾。”
许多年轻人或许在小学课本中看过红头巾,但是对她们的了解不深。老师希望通过这个展览鼓励学生去了解“红头巾”。
复制工地场景
(编按:早期从中国广东省三水县南下到新加坡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妇女,刻苦坚毅,在工地劳作时头戴鲜红头巾。“红头巾”后来演变成对她们的尊称。)
林惠勤老师说:“除了展示红头巾的衣物、用品、文字、照片之外,我们觉得要吸引学生,展览的互动要强,也要有真实感。于是我们开始张罗建筑工地、沙土、砖块等等。书法学会的刘妙莲老师发动书法学会会员、美术学会会员,漆了一道墙,做了个古早味的灶台,还做了一个身高约160公分的红头巾立体人形板。为了增加展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我们跟美术老师商量,借用他们的材料,做了一个‘小沙地’,让学生尝试在工地铲泥土、用扁担挑沙石砖头,真真实实地感受红头巾在工地艰苦的生活。学生从YouTube 学会如何折红头巾,他们便现场指导其他学生如何折红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