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强调,当下的艺术中心挑战依然是如何开拓更多的渠道,让学生们拥有更多机会创作艺术,并通过艺术的形式去探索在大学生活中萌生的想法。对于艺术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她说:“今后我们会和各个学院加强接触,发展潜在的观众群;同时,我们也会邀请更多的国大校友回归,从而加强跨时代的艺术人文交流与传播。”
本次国大艺术节的主题为“如果我们做梦……”(If We Dream),它的灵感来源于本地作家吴宝星的代表作《如果我们做梦太久》( If We Dream Too Long) 。这个主题背后的故事,要追溯到上世纪1968年:当年国大第一支艺术社团军乐队正式成立,同年,本地的第一部英文小说作品《如果我们做梦太久》也开始发行,两者都代表着本地艺术的开端。选用这个主题,是为了进一步认可艺术工作前辈在本地艺术道路上的贡献,同时,国大也希望以这个主题激发新一代的艺术工作者为本地的艺术事业做出进一步的贡献。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艺术中心成立25周年之际,9月7日至23日,国大通过两周的艺术节演出,在校园内继续播种艺术的种子,让师生一同庆贺艺术中心在本地艺术领域的贡献。
国大艺术中心总监陈琼花说,当下越来越多人正在从事艺术活动,这个趋势也反映在校园中。“艺术中心的重点在于艺术的转变与传达。我们专注于为国大师生培养相关技能,并为他们开拓更多的方式参与艺术创作。像艺术节这样的大型活动,就为更多的表演者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同时也能让有抱负的艺术家得到更多的培训与反馈,从而进一步创造新的作品。”
演出之余,艺术节也安排了其他活动供艺术爱好者们参与,如电影展映、培训、展览等。艺术中心也安排了三场文艺交流,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本地文艺发展的方方面面:既囊括了对本次艺术节的灵感来源《如果我们做梦太久》原著的探讨,艺术中心也邀请了本地作家发表对于新加坡文学这一概念的意见。国大校友们除了参与演出外,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几位校友分享了他们艺术创作之路上的心路历程,将自己的经验同新一代的艺术者们薪火相传。
(作者为《联合早报》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讯员)
开拓更多渠道参与艺术
艺术中心在传火之路上任重道远,从上世纪学生们自发成立艺术团体到今天,国大艺术中心迎来了成立25周年的日子。在艺术中心发展历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艺术社团在文艺之路上取得成就,并不断地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如国大合唱团就在近期荣获“世界合唱团”的荣耀。下属的国大博物馆中也收藏着超过8000件展品,不断地记录着本地和国际的艺术发展路程。
国大艺术中心庆祝建立25周年,为期两个星期的艺术节活动与演出,展示学生艺文团体的艺术造诣,并期许未来更上一层楼。
两周的艺术节中,各类演出为观众们交织呈献,精彩纷呈:开幕舞蹈演出《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改编自《如果我们做梦太久》,通过国大舞蹈团成员的舞姿,传达新一代如何在前人的经验上,自行决定未来的发展道路;闭幕演出除了由国大交响乐团和国大合唱团合作演出外,更邀请四位高音歌唱家向观众共同呈献贝多芬的名作《第九号交响曲》——传唱全球的《欢乐颂》便出自其中的第四乐章。各个学生社团、专业艺术家们的演出也为观众呈现当今艺术的不同领域的发展:除了舞蹈、戏剧等表演,像国大DreamLab带来的电音演出,就进一步标志着国大学生组织在创作与表现方式上的尝试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