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集韵》说:“瘟,疫也。”通常瘟疫指急性传染病。在《温疫论》中给出这个名字的界定:“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后人省‘氵’,加‘疒’为瘟,即温也。……不可因易其文,以温瘟为两病。”吴又可又解释:“又名疫者,以其延门合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今省文作‘殳’加‘疒’为疫。”

病毒面前人人均等,凡是人的机体,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非常容易被传染。很多人以为自己身体好,肯定没问题,带着侥幸心理自己肯定感染不上,这是面对疫情最错误的态度。在疫情爆发后,最好的办法就像吴又可说的,就相当于自己被征“徭役”,减少出行,避免群聚,居家隔离行动听指挥才是慎重理性的态度。

吴又可认为疫气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会传染上,致病重,灾难性更大,又称作“疠气”(疫气、疠气、异气同义) 。吴又可的恐惧正是我们今天应该注意的,我们并不知道周围的人中是否有被感染的人,唯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才能避免与被感染者有接触, 为抗疫尽一分力。

吴有性,字又可,是明末姑苏(今江苏吴县)人。1641年,传染病遍及各地,发病迅速,症状剧烈,吴有性亲眼目睹一些传染病流行地区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一门数十口,无一口仅存者的惨景,人们用伤寒办法治疗,结果毫无效果。

预防冠状病毒,我们要遵从政府的防疫措施,尽可能留在家中减少外出;必须出门者做好防护措施,勤洗手戴好口罩把好嘴巴和鼻子的关卡,更重要的还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必对每日病例数据高度关注,心情随着数据突增而波动,理性应对疫情不恐慌。

《温疫论》也十分重视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该书认为:“正气充满,邪不可入”,假如“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机体抵抗力减低,又受到传染,则可以发病。往往健康之气(正气)不足,加上又有病毒(疫气)感染,即便是这种感染不重,但也往往造成很大的危害。

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第一部治疗急性传染病著作

瘟疫指急性传染病

《温疫论》认为,瘟疫之因,为无形之“戾气”,“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即戾气”;“凡人口鼻通乎天气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戾气致病,无关老幼强弱,皆从口鼻而入。”

缤纷古籍

互联网图片

明末温病学家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最为著名系统研究瘟疫的专著,书中对传染病的起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在当时非常超前。

吴又可不顾自己安危,深入到传染病流行区,发现较古籍中更为细致的瘟疫表现,瘟疫暴发会出现“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的情况,吴又可结合丰富的治疗经验,并分析、总结,终于在祟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写成《温疫论》,中医第一部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专著。

对于古代社会来说,瘟疫是很恐怖的事情,因为人们不知道疫气怎么传播,所以《温疫论》说:“不可以年岁四时为拘。……或发于城市,或发于村落,他处安然无有,是知气之所着无方也。……疫气者亦杂气中之一,但有甚于他气,故为病颇重,因名之疠气。”

《温疫论》还提出瘟疫的传染途径“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天受”就是空气传染,“传染”就是接触传染,既可形成流行之疫,也可出现散发之疫,即流行形式可以是大流行,也可以是散发的。而疾病的症状表现上,则会出现“沿门合户,众人相同”的症状。

通过这些记述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认识到瘟疫具有可以相互传染、症状相似的特点。面对疫情,中国古代医师秉承科学精神,对瘟疫做了深刻研究。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最为著名系统研究瘟疫的专著,从该部著作中所体现出的传染性流行病学思想,对当时瘟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医十分强调正气充盈,邪气难侵,是指平时就要让自己身体强健,在遇到病毒时也往往更有抵抗力,这也符合中医“上医治未病”的理念。

2013年中国拍摄电影《大明劫》,就是讲述崇祯年瘟疫流行时温病学家吴又可的故事。

这种“异气”就是瘟疫的致病因素,是通过空气与接触,由口鼻进入而致病。它具有“无形、无象、无声、无臭”,并且“其来无时,其着无方”的特异性。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吴又可不可能洞察瘟疫病原体的种类,探知确切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但却能从临床症状上区别瘟疫病原体传染过程的差异性,在当时却是非常先进的。

显然,吴又可以拆解字方式解“瘟疫”二字形象生动,其书名“温疫”二字即“瘟疫”。

《温疫论》的启示

《温疫论》在传染病的起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在当时非常超前,而且是在17世纪中叶细菌学出现之前,也比1854年英国人约翰·斯诺(John Snow)对伦敦霍乱流行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超过两个世纪。

《周礼·天官·冢宰》中有对瘟疫暴发的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也有:“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医学著作《素问遗篇·刺法论》对瘟疫临床表现的论述已趋近完善:“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