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笔者最为惊讶的是,在报馆资料室“大清仓”时捡获的善本旧书中,赫然有马骏捐赠的两本国学专著: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的《明杂剧选》,以及上海开明书局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再版的俞平伯著《清真词释》(即俞氏的周邦彦词研究)。从书籍的出版年份看,马骏毕生都在买书,送书,并且爱书:《明杂剧选》前页有马骏的题字,书内有他自写的注解。

另一位值得研究的是本地艺人马骏。尽管他一辈子都与歌舞团有关,却不是一般的“跑码头”者。

马骏从表演到漫画家

有关马骏的回忆,着墨最多的恐怕是《新明日报》退休报人王振春在《根的系列》中的描述。提到1938年,上海银月歌舞团到新加坡表演,马骏也是团员之一。万金油、《星洲日报》老板胡文虎请他们到福建街吃远近驰名的虾面,马骏是回教徒,不吃虾面,只喝了一杯咖啡,胡文虎付账时把四毛钱塞在马骏手上,对他说:“你不吃虾面,这四毛钱是虾面的钱,你一定要收下。”

那天,在苏章恺的文教中心遇见他,更听他兴致勃勃地说自己刚到电台讲王沙。于是,王沙,这位于1998年辞世,享年73岁的本地艺人,一时间成了我们的记忆聚焦点。

然而,那天我提醒苏章恺,最近在付费电视上看了王沙在港片《乾隆下江南》中饰演饱经世故的酒馆堂倌,眼前一亮,没有人生资历的演员是演不出来的。王沙的演艺绝对超越所谓的“方言谐剧”。《乾隆下江南》为邵氏公司1977年出品的“乾隆”系列第一部影片,李翰祥导,刘永饰乾隆。

“马骏”是个普遍的名字。上网搜查,发觉条目最多的是位中国金融专家,或另一位绘画艺术家。还有一个马骏是“中国共产党回族烈士”。找不到新加坡的马骏!互联网上经过严密过滤的资讯铺天盖地,意味着南洋的“本土艺人”已一一淡出记忆的舞台。

《乾隆下扬州》中饰演剃头匠的王沙,被李翰祥成功地塑造成一个阿Q的形象,他看来愚昧、可怜、狡狯,但碰到大是大非的判断,心里是很清楚的,他辛苦地活下来,忍受苛捐杂税、欺压侮辱,正像大石头底下压着的苗芽,弯弯曲曲地往上生长了,这种强韧的生命力,一方面令人叹服,一方面他让人觉得无限的委屈辛酸。

希望新生代文史工作者也有人写马骏。根据网上资料,仅知马骏于1986年病故,国大图书馆新加坡华人历史人物索引,也只有“马骏?-1986。上海。水墨画与漫画家”这样的记录。出生年份那个问号,似乎是个谜。

苏章恺一听,极表赞同,忙说对呀,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在1978的《艺术手记》文集中,收了一篇《李翰祥塑造中国人的造型》,特别指名道姓地提到王沙。章恺也在下一次碰面时,特地给笔者影印蒋勋的话:

马骏漫画有丰子恺风格,集中多是1950年代后期到1961年的南洋作品。不过,其中一张是以干支纪年的,题为“马骏甲子年春写江南童谣于新加坡”。记得上个甲子年是1984,马骏的大作早已出版,故推断他所说的甲子年为公元1924年。如果这时他已在新加坡忆童年,那么他应是20世纪之初出生的人物。

本文要纪念的另一位已故本地艺人,名叫马骏。直觉告诉我,现在不谈他,这个名字很可能即将灰飞烟灭。尽管他一辈子都与歌舞团有关,他却不是一般的“跑码头”者。

是的,苏章恺,英雄所见略同!同时回想到王沙讲过的一句话:“我们做艺人的,最要紧的就是要自重。”

王沙演艺超越“方言谐剧”

显然,王沙让新加坡观众最熟悉的,就是与野峰(1995年去世,年63)搭档的电视谐剧,与二人灌录的100张黑胶唱片。最红的时期,是上世纪70年代初,接着两人携手进军香港影视圈,并在90年代重现本地的彩色电视。

欣闻本地新生代娱乐史研究者苏章恺,为向喜剧双宝王沙与野峰致敬,今年底准备推出有声书,书名暂定《弟啊,阿甲阿甲就好!》。

王沙让新加坡观众最熟悉的,就是与野峰搭档的电视谐剧,与二人灌录的100张黑胶唱片;最红的时期,是上世纪70年代初。

近日,锡山文艺中心的元老莫河(黄昌虎)过世,享年81,于是重新翻开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为他出版的《莫河散文选集》,发现里头有一篇《把笑声留下——怀念王沙》。莫河也将“把笑声留下”一词,列为这本自选集第五辑文章的总标题。

由于他们“复出”时遇上本地方言政策放宽的日子,王沙叔叔便以字正腔圆的潮州话,接受电视台的访问。从而,王沙的潮语和野峰的广府话配搭,至今被树立为“方言谐剧”的活招牌。

笔者曾在1987年初,因采访关系,得到艺人写手关新艺(1927-1996)惠赠一本以他在《联合早报》影视版专栏文章组成的集子《关叔话旧》。书中反映,关叔与马骏、白言常在乌节路一咖啡座雅聚。关叔在书中提及最多的跑码头“团友”是王沙、野峰,故知马骏是上面提及的几位艺人的同时代人。

联系到文首王沙、野峰的传记有声书,心底不禁喊出一句:苏章恺,加油!

还好国大图书馆存有一本1962年9月初版的《马骏漫画集》(远东文化书店发行),上载南洋艺术史专家玛戈(许钟祜校长)等三人写的序。玛序说,马骏是从事剧艺之暇提起画笔的漫画家。“他生于上海,由于不安的环境,不得不离开故乡,溯长江而至武汉,又沿粤汉铁路而南下,到处表演剧艺……最后由汕头放洋抵达泰国而至马来亚,新加坡,就在这里定居。”

接着是日军侵略新加坡时期,很多从中国南来的歌舞团员,都因战争而流落在这里,每天无所事事,过着坐吃山空的日子,于是组织了星洲歌舞团,在史密斯街新声戏院演出。艺人前辈白言忆述,漫画家马骏也是歌舞团的积极分子,所有演出的宣传海报与文字,都出自他的手笔。换言之,他是剧团的“文胆”。新声戏院在一次日机轰炸中摧毁,歌舞团员虽在防空壕里躲过一劫,但演出就无法继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