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狠招是限购,有钱不让买。这招的成名作肯定是中国大陆,当地没上过几年班,交过几年社会保险,买房的资格都没有。马来西亚的政策比较温和,门槛比较高,门还是敞开的。
小时候没有金钱的概念,只知道转一圈能赚200元,只要拼命转圈,累计的纸币就越多,就算有机会买地也绝对不会花掉。玩多几次,智商再迟缓,迟早也会知道这游戏想赢就得当地主。无论骰子投的数字多大,跑一圈的速度多快,抽到的幸运奖金多少,储存的现金有多丰厚,如果采取“现金为王”的政策,没有房地产,最终绝对是前路茫茫。最贵的一条街,从太平洋道(Pacific Avenue)到海滨路(Boardwalk)经过时如履薄冰,只因一踏入酒店,收取的是天价租金。这条街是业主的聚宝盒,“一铺养三代”大概就这意思。
好久以前,就有人说香港这个地方是现实版的大富翁游戏(monopoly)。
第三狠招是贷款比例,这招银行心里是纠结的,货币供应泛滥,但不能多贷,货币蓄水池长满,只能靠屡屡减低存款利率欺负存户。
大学时读商科,读会计学会考虑到一家公司的操作,读金融学时开始思考复利息和金钱成本的问题,读了经济学才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威力。三科读完,脑袋似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切知识水到渠成,形成磅礴的惊人能量,瞬间灌注全身。一时间,有了睥睨天下的壮志凌云,生活充满理想,如《三国演义》里所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是缺钱。
小时候家里虽然不富裕,也许家人有读过鲁迅《风筝》里所说的“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动态的玻璃球、跳绳,到静态的象棋、斗兽棋和舶来品的大富翁游戏家里都有。
家里人多,从不缺对手,如果堂兄弟姐妹们没有空,可以拿着盒游戏走到一公里外的三姑姑家找年纪相若的表哥表姐们。当年大家英文程度半桶水,长大后才知道好多游戏规则当时我们都是胡来。
除了资金,现在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政府不停变化的行政政策和财政政策。
第一狠招绝对是买家额外双倍印花税之类的。双城各有各的武林秘籍,但万变不离其宗,专攻投资者的荷包,捉蛇捉三寸,打蛇打七寸就是这个道理。
当年的游戏,“少时不懂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想应用当年的游戏方程序在现实里致胜,已经有点明日黄花。(传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