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录制自己的歌,最后一次已是20年前。一般商品都会在这种时候推出特别纪念版或举办纪念活动,或许我也该纪念一下自己。

但我知道自己对音乐创作的热忱一直都在,只不过在为生活打拼的日子中不知不觉被压得越来越低。这次重返录音室,那已经在底层的创作欲被撩起,又蠢蠢欲动了。

注:“明天35‘歌里同行’新谣演唱会”将在8月19日晚上7时假星宇表演艺术中心(Star Vista)举行。

我不是个在舞台上活跃的音乐人,不过是在早年新谣萌芽期写过一些稚嫩作品。说起新谣,人家想到的创作人名字当中未必有我,但作为当年新谣节和新乐奖(今日金曲奖的前身)的发起人之一,这些年很自然仍关注本地音乐的发展。本地音乐创作曾经一度的青黄不接已经是过去式,新一代的音乐人已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太多好听的歌,原来都是本地创作。偶有冲动想要和新一代音乐人合作,却担心承受不了被拒绝或被一句“你是谁?”的“单刀直入”刺激,于是继续乖乖做一个过来人,做一个观众。

期间其他歌手陆续到来,大家当然不再是少年,生活中都各自装载了成长的种种酸甜苦辣,或许也因此这首大合唱的味道与以前的几首新谣合唱曲有所不同。日前刚听到混了音的完整版,乍听不过是另一首合唱曲,细听却已不再是单纯畅快的哼唱,听今日巫启贤、洪劭轩、叶良俊及潘盈等人的歌声,是有厚度、有感觉、有韵味的一种成熟。我不知道自己的歌声和从前有什么不同,也许仍然是虚虚浮浮的,但唱着的时候不自禁将这些年对生活的感觉搅拌了进去,虽然自己只唱那么几句,感觉上却比当年唱了一首又一首有更完整的情感。

那天重新踏进既陌生又熟悉的环境,录制大合唱歌曲《歌里同行》,百感交集。想起以前曾有一段日子总在不同的录音室与各音乐人度过许多的凌晨三四点,恍如昨日。我甚至觉得自己还是年轻的当年,一旦沉醉在音乐里心境似乎就没太大变化,依然兴奋和雀跃,虽然时间早已光年般不回头地逝去。

那是弹唱人制作室主办的新谣35周年演唱会的主题曲,黎沸挥和陈佳明的词曲功力不容置疑,因为是大合唱,被分配到唱四句,但四句也得在录音室呆一个多小时,得学唱,得开嗓,得培养感情,每一句都得录制几个版本然后从中选用最佳段落,录音师和制作人依然很有耐心一次又一次地“我们再来一次”,过程与从前没什么两样。

《歌里同行》这首歌我是喜欢的,不论什么年代,每个人从少年到成年,从中年到老年,生活路上必定有一些相伴的人和相伴的歌曲同行。我不断通过手机播放跟唱,像个听见偶像新歌的歌迷,要快快学会唱整首歌。特别喜欢陈佳明的词,这个当年我们一起在校园学习吉他的音乐人,他的创作早已进入登峰造极境界,在录音室碰面,我自然而然恭恭敬敬,有点羞愧于自己的学艺不精和在音乐路上的一事无成。

已经很久没有进录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