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提醒,佳节期间,贪食症、厌食症和回避性食物摄入(严重挑食)患者与家人的摩擦和分歧往往因饮食而引起,也可能加剧或凸显病情。

严重挑食或许是进食障碍警钟。常见的进食障碍分为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不过,较为少见的是回避性食物摄入障碍(Avoidant Food Intake Feeding,简称ARFID),即为严重挑食。由于存在进食的问题,ARFID患者难以参于一般的聚餐活动,也难以与别人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回避性食物摄入障碍患者通常体重明显不足,并伴有贫血和发育迟缓症状。

“以往,过分关注自己身材和体重的女性,是常见的高危群,但时至今日,进食障碍已不再局限于女性了。”

——新加坡中央医院精神科医学高级顾问医生吴嘉玮

患者回避食物的原因有多种,如缺乏进食乐趣,不喜欢某些食物的口味、口感、颜色等,认为进食会产生不良后果如哽噎、呕吐和健康问题。贪食症、厌食症和回避性食物摄入,都属于进食障碍。

反之,神经性贪食症则容易被忽略,因为患者往往看起来体重正常,并给人一种饮食正常的错觉。但其实,他们过度关注身形,一直觉得自己的身材不如理想。患者会反复性暴饮暴食,过后为了避免增胖,便采取不恰当的补救方法,如催吐或过量运动等。此外,患者至少每周暴食一次,而且持续三个月。之后,患者又会补偿性地催吐和过度运动,如此暴食后又催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她说:“重要的是,不让自己再次陷入进食障碍中,这会影响到身心健康。”

吴医生指出,本地进食障碍的平均患者年龄在17岁至22岁之间,女性患者占绝大多数,与男性患者的比例为10:1。这些年来,她注意到更多年轻男性患者向医疗团队求助。

吴嘉玮医生说,进食障碍与多数心理疾病一样,没有一个特定的致病因素。进食障碍患者发育期不满意身形变化、自卑、同辈的影响力、肥胖史、被霸凌和遭嘲弄等,都可能是诱因。另外,社媒对外在样貌的渲染,美化苗条与瘦削的身材,也给患者传达了错误的讯息。

她说:“家庭的压力、婚姻破裂、父母常争吵、兄弟姐妹关系疏远和功课压力等,也可能导致进食障碍。”

“职能治疗师扮演的角色,就是与医疗团队协助患者减轻压力,逐步改善病情,重新融入社交和学习生活环境,并将进食障碍引致的健康风险降至最低。”

——新加坡中央医院职能治疗师林昀蒨

时间:下午12时30分至1时30分

她说,患者可能会看到大量的应节食物而出现贪食症状,之后又做补偿性的催吐举动。同时,也可能刻意疏远家人,不参与家庭聚餐,甚至沉迷于社交媒体。“患者或会害怕变胖而过度运动和节食等,进而加剧了进食障碍病况。”

日期:3月1-5日

严重挑食者体重不足营养摄取不均衡

进食障碍分为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较为少见的是回避性食物摄入障碍症,即为严重挑食。上述进食障碍其实都是心理病,受访医生指出,这三种进食障碍并非不治之症,及早发现,可取得疗效。

对于还在求学的年轻患者,吴医生建议向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求助,学校辅导员或班主任除了转介患者做适当的评估和医疗协助外,也能在患者和父母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较年长的患者或看护,建议可以到综合诊疗所求诊。新加坡中央医院的饮食失调计划也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评估和治疗,患者可上网eatingdisorders@sgh.com.sg查询,致电63214377预约。

新加坡中央医院职能治疗师林昀蒨提醒,不要忽视过度运动和节食。

厌食症患者体重不足最易辨认

林昀蒨说,进食障碍若不加以诊治,便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表现或学习能力。职能治疗师扮演的角色,就是与医疗团队相互配合,协助患者减轻压力,逐步改善病情,重新融入社交和学习生活环境,并将进食障碍引致的健康风险降至最低。例如,协助患者重新识别和探索有意义的活动增进乐趣;协助患者重新规划和制定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以改善患者的工作与学习表现和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与自信心等。

吴医生提醒,进食障碍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早发现还是一样可以取得疗效的。

进食障碍患者应求诊

吴医生说:“所谓的回避性食物摄入障碍就是严重挑食,饮食选择非常有限,以致营养摄取不均衡,导致发育和体重皆受影响。但患者的目的却不是为了减肥,甚至可能尝试增加体重,但不果。”

主讲者:新加坡中央医院饮食失调组组长、精神科医学高级顾问医生吴嘉玮;青少年医疗服务、儿科内科部门,竹脚妇幼医院Courtney Davis医生;新加坡中央医院高级医疗社工家庭治疗师金慧霞;物理治疗师Kirsten Abdul;新加坡中央医院心理学部门高级心理学家Nishta Geetha Thevaraja;心理学家廖诗敏与林嘉丽;新加坡中央医院高级营养师田爱玲和职能治疗师林昀蒨。

新加坡中央医院饮食失调组组长、精神科医学高级顾问医生吴嘉玮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神经性厌食症最易辨认,患者通常体重不足,表现出诸如过度节食、禁食、过度运动等行为。有时甚至让自己处于挨饿状态,之后暴饮暴食再催吐,甚至通过服食泻药和利尿剂,以去除体内水分,达到加速减重效果。

贪食症患者看似正常易被忽略

其实,进食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患者可能强烈担心发胖而禁食、催吐、暴饮暴食等行为。此外,也可能出现社交功能障碍影响工作表现和学业成绩,还伴有脱水、低血压、心律减慢、电解质异常、生育问题、脱发,甚至提高了死亡风险。患者可能滥用酒精或其他物质,例如利用尼古丁来抑制饥饿感,用酒精来麻痹情绪等。因此,吴医生吁请如果发现家中有青少年或年长者出现进食障碍,便应寻求专业协助。

她说:“抑郁、焦虑、惊恐和强迫症都是进食障碍常见的并发症。以往,过分关注自己身材和体重的女性,是常见的高危群,但,时至今日,进食障碍已不再局限于女性了。”

进食障碍与新常态线上讲座

报名:免费,须上网报名,先到先得:bit.ly/3bjCpVN


ZOOM线上讲座

别忽视过度运动与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