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文艺城》年度文选集《2015年文字现象》,我在主编序文中曾写道:“读伊蝉的诗,能感觉诗味……”

诗味,是作者的创作感悟,亦为读者品赏的感受,是意在言外的情境,丰富了诗作的内涵、深度或广度。

翻动伊蝉的《赤脚写诗》,随缘所至,一首一首,一句一句,静静品读,感受诗中的诗意、诗情和诗韵,领会令人心动的诗味,是一种动人的体验。

写情谊:“将你的叮咛在泥沙上写几遍/直到雨落 /才收进寂寞的笔记”(《送别》 )。

适当的距离产生美感,是审美体验的原则之一,甚至被视为美学的原理。以东方美学观而言,就是感受。

足或脚,都是人体与地面最直接接触的部位,伊蝉诗集以“赤脚写诗”为名,似乎就有了一种特别接地气的实在。

关于写诗:“身上偶尔几道伤痕 /依然故我。”(《写一首诗给诗》)。

“空中有云/云舞着无常。”(《不再流浪》)

这“三味”,是一首诗的主要组成部分,大致属于比较具体的写作技巧。

南北朝钟嵘《诗品》首先以“滋味”论诗,其后唐司空图的“味外味”,北宋苏轼的“至味”,南宋严羽的“真味”,清代袁枚的“味内味”,都是中国历代诗论中以味论诗的重要论述。

接到伊蝉新出版的诗集《赤脚写诗》,感觉有点惊喜。

“有时只是一个季节/有时已是生生世世。”(《有时,又有时》)

写诗,讲究要有感而作;作为读者,以感受读诗,无论是否和作者的初衷契合,都是一种对美的探索和体验。

自从传统的格律诗转入现代的自由诗,百年来,对现代自由诗的形式、结构及新的语言表达等关于诗体的规范,始终未能确定;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们又迫不及待地求用更自由的形式来解放诗歌语言,形成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

据了解,伊蝉自14岁开始写诗,或许也曾一路跌跌撞撞,刮伤流血,却始终坚持不懈,追循自己内心对生活与人生感情的触动,一路写诗,直到今天。

1. 以味论诗

写感情:“将深情蜜意留在墙缝里 /让心碎的过客摄取。”(《猫窥》)。

古今诗人,都善于将自己的人生融入诗作之中;并以诗追求超越人生的精神世界。

伊蝉赤脚写诗,作为读者,或许也应该赤足读诗,才可以感受那种直觉的触动,及随她赤脚满山跑的痛和美吧。

无形无色的“味”,只能依靠个人感觉,也就是一种感受,一种审美的体验。

3. 生活人生

伊蝉的这本诗集,可以随意翻动,随缘阅读。

诗味,如同中国画中“留白”一样,既是作者的创造,也需要读者的再创造,需要参与,也需要互动。

从《母亲的背是一座山》《樟宜机场夜未眠》《蓝毗尼日出》等的生活情景,到《一种情怀》《诗与寂寞》《释放》等的人生感怀;随手拈来,无需细读,只看诗题,便可见影。

有了诗味,就能令人回味,或感受深长的意味,或堪耐人玩味,或可耐人寻味,读来也就其味无穷,当然也可能素然无味……

在中国文学传统里,把“感受”的审美观,总结为一个简单的字:味!

短诗讲究言简意繁,语言凝练。如同传统古诗,三五七言,寥寥数语,就能在规定的格式与韵律里,呈现出丰富的内涵与诗意。

以味论诗,是中国诗学理论的一大特色。

以味言诗,或以味读诗,则是认识与体会诗作之美的审美之道。

脚与足,古语有别,《说文》称脚为“胫”,即小腿,而足是“人之足”,即脚基。但脚足二字很早就混用(仅日语仍依古汉语区分),或以足为雅称,脚为民间俗称,一般人们则不分彼此,随意使用。

在本地,自如此年轻岁月开始,就把一生奉献给诗,独自在流逝的岁月里,细心以文字打磨生活里那些不断变幻的光影成诗,走着自己的路,也走出自己的路,大概也只有伊蝉一人。

这段话,当为伊蝉对写诗最直接的真情告白和诗观,也写出诗歌应有的本质,就是必须脚踏实地,如同以光脚直接接触大地行走,以最坦诚的本我、最真实的生命写诗。

伊蝉的诗,不宜拆解,但为了让读者能有所认识,也只能自一些诗篇,摘取部分字句,略窥点滴,如下:

简单地说,诗意是由诗里所能看得见的文字所构成的意义;诗味则是看不见的、超越文字的感觉,是诗意的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一首以国家为主题的诗《我对你的爱超乎你想象》,副题为“致祖国建国50周年”,以形象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对国家真挚深厚的情思,手法婉曲深折,情韵深长,折射出内心的感情和价值取向,令人回味再三。

“诗味”是什么?和“诗意”有何不同?

就效果和性质而言,有形的意味、韵味和情味三味,都是感觉,是体验;无形的味外之味,就全凭个人的感受和体会了。

这些文字,不算诗评或解读,只是想写点自己对这本诗集的点点体会,如同面对满天星子,只知道是一整个夜晚的美丽,不想也无法细细分辨那些光点的美丽与哀愁。

1970年代初读到钟玲写的文集《赤足走在草地上》(台北:志文,1970),是我第一本读到以赤足为名的书。

伊蝉自序称:“写诗,就是要赤足满山跑,脚底磨破或刮伤,真实的感情就会流露出来。”

来自生活与人生的写照,使得伊蝉写诗,有了脚踏实地的生命基础,而非如许多现代诗作只是为文造情,故弄玄虚,落不到实处,成了凭空说梦。

所谓“味”,并不是一个可具体分解的科学概念,也和西方古典美学依据视觉与听觉快感的“趣味”之味不同,而是一种艺术境界。

5. 赤足读诗

体验,是一种观感,不是分析。

6. 后记

读伊蝉诗集《赤脚写诗》时,这是可以打开的几扇窗户,各自临窗细品,自可感受个中的不同滋味。

先秦《左传》中“声亦如味”的说法,就将味觉与艺术审美联系起来,被认为开启中国品味美学的源头。

在本地,有才情,又肯静下心来写的人,不多;能有这样的人,还有这样的文字和诗,是值得欢喜的事。

“味外之味”(司空图语)则比较抽象,属于无形的想象,故有更大的外延空间。

一首有感染力、动人的诗,就有诗味,就是好诗。

时间飞逝,2019年伊蝉诗集《赤脚写诗》,是我读到第二本同样以“赤脚”为名的书。

“以生活为名/爬过余生的空白。”(《静静花猫》)

诗有诗味,是优秀诗歌作品的共同特征。

每页一诗,处处可读,可以品尝诗人如何以精练含蓄的字句,独特的冷静抒情方式,构建自己的诗歌意境。亦可细细品味诗人内心深处细腻的情意,及对世情的感悟。

“回头,一生有一点味 /下酒,有一点醉。”(《大雨走到沙漠》)

意味是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如朱熹所说的“字字皆有意味”),韵味是诗的音乐性(如古诗的用韵及新诗的节奏),情味则是诗中所表达的各种情思。

这些诗作,文字运用总能从传统中文语境中变化出不少巧思新意,展现一位新加坡第三代代表性诗人的创作水平与风貌,令人惊喜。

不知其人,只识其诗,如此单纯,也就纯粹。对个人而言,能单纯而纯粹地谈一本本地诗集,是一次特别的体验。

所谓诗味,具体而言可分四种:意味、韵味和情味,及味外味(味外之味)。

伊蝉的诗,特点是篇幅往往不长,一般只有一段或三段不等,多数可大致归类为短诗。

2. 诗之四味

“味”,被视为中国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甚至高居中国审美体验论的核心地位,体现中国独特的美学思维方式和美学观。

一首好诗,需要感情,更需要运用语言文字技巧,通过意象结构与节奏的组合,以达成诗情的表达,并形成动人的感染力。

读这首诗,总让我想起28岁就离开的年轻诗人零点零在新加坡建国后直接以《新加坡》为题写的诗,诗里对国家之情及文字的真挚动人,尤其是沉淀于结语的娓娓深情,是我认为本地写得最动人的一首爱国诗(该诗与零点零诗选载《新加坡15诗人新诗集》1970年,五月出版社出版)。

观感,是一种整体观察的感觉,需要适当的距离。

关于人生的感悟,诗篇及可摘之句最多,如:

后来在本地和港台,有幸与钟玲和胡金铨兄交游,钟玲说那是她当年在东海大学读书时校内一棵大雨树前的草地,她特别喜欢赤足走在草地上的感觉,故以此为第一本文集的书名。

依诗集《赤脚写诗》目录所胪列的诗题,就具有此二特性;诗题取向的跳跃变化,展现其创作所感所思的幅度。

比较普遍认可的观点,大概只有认同诗是一种语文的艺术,应讲究精炼,以表达高度概括浓缩的感情。

对读诗,我比较不喜欢解构式的评析,总觉得逐字逐句的分析,或一味以西方学术话语肢解诗作,往往会见树不见林。如同以放大镜观察美女肌肤,虽然纤毫毕现,却已美感尽失,无从令人动心。

依据不同的滋味,或寻味、或循味,就能在各种味道之间,细细品味作者或读者对生活与人文情感的感悟;可以闻香下马,也可以踏花归去。

喜,因为伊蝉的诗,为我喜欢的本地诗作之一。

相对于容易流于散漫的长诗,短诗就特别需要注意对感情和文字的自律,在语言表达上更需要用心处理。形式上的收缩,就更能表达出情感的浓度、强度与力度;从而为长诗创作提供较踏实的基础。

惊,是有些意外,因为迄今仍不认识伊蝉,仅认识其诗。

读伊蝉诗集,因此就有了实在的味道。

读伊蝉的诗,可以感受到诗里的意味、韵味和情味,细心体会,还可以领会出诗中意在言外的味外之味。

说的就是这种审美体验,延续的是以味论诗的东方美学传统。

伊蝉赤脚写诗,作为读者,或许也应该赤足读诗,才可以感受那种直觉的触动,及随她赤脚满山跑的痛和美吧。

伊蝉诗作的另一特点,是其创作均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及对人生的感悟。

4. 冷静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