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原本想读经济学,但大学里的经济学使用很多数学方程式,使我渐渐失去兴趣。后来修了一门有关东南亚的政治课,对课堂上讨论的理论感兴趣,便决定修读政治科学。

为提升跨学科教育,新加坡国立大学去年宣布合并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和理学院。新设的人文与理科学院(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旨在突破文理科的孤岛教育模式,通过四年的跨学科教育帮助毕业生更有效地应对未来职场的迅速变化。学院将于今年8月录取新生,学生名额超过2000人。

曹:学生的兴趣不同,跨学科教育应鼓励学生自发地学习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不是强制每个学生修读共同课程。

帕: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强项因材施教,并给予他们精神和社会支持,打造包容和安全的空间。

伊:新加坡人比较务实,认为理科对社会发展更重要。事实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其实都建立在文科的研究上。

帕:科学课本很少探讨社会因素如何影响科学研究。教师愿意在课堂上花时间分享课本以外的知识很难得,也很重要。

伊:批判性思维。学生要能够决定自己的未来,不是盲目地听从他人,成为别人希望看见的样子。

问:有评论指,这波席卷全球的冠病疫情需要两三年才平息。以防疫三年为限,你对2024年的希望是什么?

房:尝试过才可能发掘未开发的潜能,知道自己是否适合。

伊:孩子的梦想是什么?能否就业的关键,是孩子有没有实力和热忱。

房:文理科对社会的价值不同,没办法,也没必要用单一标准去比较。

帕:孩子怀抱梦想,努力奋斗,任何不可能都会变成可能。

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辛苦都会努力找到出路。

房:伦理道德。如果心中少了道德的尺,一个人很容易受舆论的影响,做出违背良心的选择。

@问:每个学生都该接受跨学科教育吗?

曹:智识谦逊(intellectual humility),即对世界感到好奇,渴望追求新知识。这不同于本地目前提倡的终身学习,因为学习不该只是为了保住饭碗,也是发现知识的奥妙,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问:比较本地和外国教育,有何不同?

伊:到新加坡交换的学生批评本地教育使用钟形曲线(bell-curve)的正态分布评分,学生即使用功读书也未必能考到好成绩,因为评分须要看其他同学的表现,使大家陷入相互竞争的漩涡中。

跨学科教育近几年备受重视,许多人意识到专注学习一个学科的不足,但社会上依然有个别人区分文理科。《联合早报》向四名年轻人帕丽莎德(简称帕)、曹佳莉(简称曹)、房宏兴(简称房)和伊布拉欣(简称伊),了解他们对本地教育的看法。他们认为,新加坡人务实的居多或认为文科生能言善道,但不食人间烟火;理科生虽缺少创意,但前途光明。然而,受访青年不约而同地指出,人们对文理科生的刻板印象不成立。

@问:如果听见家长告诉孩子“学文科没有前途”,你会说什么?

房:无论身在何处,依然记得抱着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精神。

曹:有人说只有有钱人才能支付读博士的学费。希望三年后,教育不再是别人眼中的奢侈品。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设人文与理科学院,推动跨学科教育,突破文理科的孤岛教育模式。受访的本地年轻人赞同跨学科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应对未来的挑战。

曹:根本问题是本地教育带有目的性,学生被灌输要努力考好成绩,很少会自发地学习考试以外的知识。

伊:一个友善的空间让学生学习如何与不同背景的同学合作,并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提倡学以致用。

伊:过着充实的生活。家人健康快乐。世界各国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

@问:文理科能否分高下?

房:每个人无论背景都拥有求学的机会,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也要学习在社会中生存的法则。

曹:文理科之分是人类强行划分不同学科的结果。事实上,知识的界限是模糊的。

曹:突破一刀切的教育模式,积极推动跨文化教育,并提供安全的环境让师生们相互学习。

@问:你从小就知道长大后要读什么科系吗?

房:本地教育更重视考试成绩,对成功的定义较狭窄。但新加坡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等调查的成绩亮眼,是不少国家想效仿的。

@问:会觉得本地教育孤立不同学科,个别学科自成孤岛?

帕:现在的职场要求更创新的思考方式,跨学科教育能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挑战许多先入为主的想法。

帕:12岁时以为自己喜欢音乐,报读了新加坡艺术学院。后来发现自己更喜欢科学,尤其关注环境课题。毕业后希望能学以致用,提高人们保护海洋生态多样性,解决污染问题的意识。

@问:你理想中的世界级教育具备哪些条件?

帕: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和行为动机才能看清自己的优缺点,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帕:希望到时已清楚未来的路想怎么走。不同国家的领导人和人民会携手解决气候变化等问题,打造更安全和包容的世界。

伊:跨学科教育固然重要,但校方应考虑学生是否对跨学科感兴趣,能否应付课业压力等,给予学生自由选择的灵活性。

曹:上中学在校园里遇上性暴力时,校方没能提供所需的精神援助。我透过阅读寻找答案,过程中对权利关系产生兴趣,立志要在学术界用研究推动政策改变,避免不愉快的经历发生在其他人身上。

曹:本地教育更重视课业成绩和每年在国际不同排行榜上的名次。但我国登榜究竟是教育制度包容且完善,还是成绩一般的学生早已被残酷的竞争制度淘汰?

伊:小学到初院的教育采取机械学习模式,学生只学应付考试的“正确答案”。上大学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很少交流知识。

@问:如果学校只能教一门课,那门课是什么?

房:若老师只根据教育部指定的学习目标授课,关注学生是否掌握考试所需的基本知识,便很难突破学科孤岛的教育模式。

帕:知识是平等的,若人们开始比较文理科的价值,或许反映教育制度的不足。任何社会想繁荣发展,文理科缺一不可。

房:我从小学到初级学院都是理科生。上大学选专业时,觉得是时候尝试新事物,扩展视野。

帕:在异国学习独立生活,接触多元的世界观是本地教育难以复制的。

房:人类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拥有跨学科知识才能有效地解决棘手问题。但学生不该被剥夺根据兴趣选课的权利,否则会消磨他们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