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史丹福艺术中心,经由国家艺术理事会耗资700万元重新发展,终于完工落成。目前,史丹福艺术中心共有五个入驻团体,包括湘灵音乐社、鼎艺团、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印度舞团Shanta Ratii Initiative和马来现代舞团P7:ISMA。翻新后的建筑漆上凸出其原有个性的红色,采用玻璃罩连接两栋建筑,并且增设两架电梯。
将乐器、乐手投射在虚拟世界里,带领公众走进传统音乐的大门,黄德励觉得这是很新鲜的尝试。“只有创新才有前途,我觉得用科技的手段呈献传统音乐是可以探讨的,这是一个开始,一个实验,虚拟导览的确能达到娱乐的效果。有了这种互动,人们即便不会弹音乐,起码记得乐器的声音。”
“传统”一词,很容易引起年轻观众的抵触情绪。为了打破隔阂,艺术理事会特别为史丹福艺术中心的各个入驻团体量身定制增强实境(AR)导览,为访客提供互动性的资讯和小游戏,让年轻人不至于避退三舍。
此外,整个艺术中心的环境和氛围仍有再创造的空间。王碧玉指出,湘灵音乐社从一开始就为了趋向年轻人的审美喜好,将排练室打造成一个富有禅意的空间。进入房间后,人们可席地而坐,观看表演。除了带来听觉和视觉的飨宴之外,室内也招待宾客品茶。这种氛围既符合南音的文化传统,国外也经常以类似的方式欣赏“心灵音乐”,令观者备好舒心,颇受年轻人追捧。
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创办人暨艺术总监蔡碧霞则说,入驻之前她较少与华乐和南音合作的机会,搬进来后,就是一家人,希望能加深彼此的了解与合作。
然而,传统艺术的创造力并不能闭门造车。湘灵的南音艺术,即便享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美誉,也须要吸收我国多元的文化元素,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建立本土的辨识度。王碧玉说,为了挖掘并发展出“新加坡南音”,他们也从印度族的塔不拉鼓音乐与马来手鼓中获取灵感,因此期待与相邻的不同艺术团体合作,擦出新的艺术火花。
蔡碧霞认为,作为传统艺术的宣传平台,除了演出,推广教育课程,培养观众也十分重要。她说,去年年底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与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第三期新加坡戏曲研修班”,由中国戏曲学院委派老师到新加坡培养本地新一代人才,十分难得。
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史丹福艺术中心,重新发展后,终于去年年底完工落成。
他说:“这个地带有许多私人住宅,也有许多老人家,人流量很大。如何引起居民的兴趣,让他们来看我们演出,参加活动、工作坊,这都是我们思考和筹划节目时考虑的。”
史丹福艺术中心不仅是个表演空间,也是艺术家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对许多人来说,史丹福艺术中心的生命力离不开四马路的人声鸟鸣,离不开两座拥有百年历史的观音堂佛祖庙、印度神庙。
手执传感器,戴上VR眼镜,随着华族舞蹈演员陈妍錂的每一次舞动,荧幕上同时会留下一笔笔的三维墨迹。以她的身形为笔,抽象地谱写“春、夏、秋、冬”四个乐章。
吴丽娟说:“这里很喧闹,但这很好,做艺术就是要这样,因为我们须要了解生活。”她回忆,当时整栋建筑里的每一个空间都可以是她们的排练场。“我们可以四处乱跑,没有人抗议,大家的关系都很亲密,很和睦。”
以表演为节点,许多层碰撞正在发生。新科技碰撞传统艺术,新团体碰撞历史性的表演舞台。一旦来到走廊上,滑铁卢街(俗称“四马路”)的寺庙钟声、鸟鸣人语,也毫无保留地与这块艺术场域碰撞在一起。借力于碰撞,传统、科技、演员、街道似乎成了彼此的风景,为翻新后的史丹福艺术中心增添别样动人的氛围。
塑造传统艺术地标
王碧玉同样认为,艺术中心需要有家的感觉。若能善加利用中心的共享空间如走廊、中庭等,为中心设计一个整体的主题,将能让各个艺术团体有落户成家的感受。与此同时,艺术中心也可以考虑经营文创产业,进一步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打造“活”艺术中心
黄德励回忆,有一段时间他去拜访新加坡华乐团总会经过附近的一家咖啡店,里面的装潢摆设竟蕴含着华乐元素,让顾客不经意间发觉,他们身处新加坡华乐团的家。
让艺术成为社区的部分
无论现代或传统,艺术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距离越走越近,这或许才能让艺术创作更富活力。
史丹福艺术中心也特意制作一段视频,由本地资深舞蹈家、实践剧场创团人之一吴丽娟和印度古典舞蹈家善达·巴斯卡(Santha Bhaskar)两位文化奖得主,回首她们在这里的时光。
王碧玉认为,史丹福艺术中心的各个入驻团体,应当致力于确立这种文化标志,让对本地艺术表演感兴趣的居民与游客,将中心视为必经的一站。
入驻团体都希望中心成为文化地标,并引来年轻人驻足,发展成社区的一员。
问题是,承载99年历史的艺术中心如何重新出发?如何搭建桥梁,让传统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相遇?
中心有五个入驻团体,包括湘灵音乐社、鼎艺团、新加坡传统艺术中心、印度舞团Shanta Ratii Initiative和马来现代舞团P7:ISMA。
黄德励说,他一直坚持要把史丹福艺术中心打造为一个“活”的艺术中心,“滨海艺术中心是最成功的例子,人们即使不看演出,也愿意去那里喝茶、休息。我觉得能让不懂艺术的人也乐于来这里,寻找安宁,这是很重要的。他们来多了,自然会耳濡目染。”
面对新的舞台,湘灵音乐社副社长兼执行总监王碧玉相信,若想将这里打造成传统艺术的“大本营”,最重要的是寻找一种“代表性”,让中心成为一个文化地标。“以日本为例,当地的歌舞祭表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标志,无论人们会不会欣赏,大家还是要去走一遭。因为它是日本传统艺术的代表,让看过的人觉得,能欣赏具有传统风味的艺术,不虚此行。”
随着公众在开放庆典期间涌入史丹福艺术中心,湘灵音乐社也在黑匣子剧场迎来他们在“新家”的首场演出《费特儿》。
这场名为《风的奥秘》(Wind Mystique)的演出是本月初,史丹福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的庆典表演之一。对本地传统艺术团体而言,这里不仅是他们的表演舞台,也将是由他们去设想、再造的新家园。
这份活力和融洽也是新入驻团体期盼的。黄德励说,随着各个团体逐渐彼此熟悉,或许可以找一个契机,由大家集思广益,让艺术中心能够定期推出一些表演和活动。
向年轻人敞开大门
他相信,艺术中心与它所处的社区是一体的,它可以融入一片街道的风景、一座城市的生活。只要入驻的艺术团体团结起来,不断拓宽、丰富这里的艺术生活,居民也会把史丹福艺术中心当成他们生活的部分,走进中心,像走进自己的家园。
王碧玉说,湘灵音乐社在武吉巴梳路仍保留原有的排练场地。但这里的空间较宽敞,将来排练大型表演时,会选择在此排练。这个空间也会是一个多用途空间,具有排练、演出、授课、办工作坊等功能。
湘灵音乐社将每年争取与一些年轻艺术家合作,并且为观众带来较实验性的作品。
接下来,史丹福艺术中心会增添一些商业店铺。黄德励希望,当局能从整个艺术中心的定位和文化品牌的角度来考量,让这里的商业活动也能反映传统艺术的品质。
延伸阅读
她强调,幼苗的栽培决定演出的质量。虽然传播艺术的方式和渠道很多,但若要维持艺术团体的观众群,并且吸引年轻人,需要艺术团体不断注入新血,承前启后,并且带来新的活力。
作为本地传统艺术的“大本营”,它在这条驻有实践剧场、新加坡歌剧团、新加坡聚舞坊等艺术团体的滑铁卢街艺术带(Waterloo Art Belt)具有非凡意义。
鼎艺团总经理兼助理指挥黄德励说,为了让互动更有趣,鼎艺团的一名成员还接受委托,将全身扫描成三维立体模型,成为导览中的一个互动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