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通过服饰、家具、首饰、绘画等等日常生活元素来呈现港口城市的多元性。它从三种文化动态——差异、汇聚与融合出发,通过超过180件文物藏品来看16到20世纪亚洲港口城市(如印度的果阿与孟买、印度尼西亚的巴达维亚(即现雅加达)、菲律宾的马尼拉、中国的广州、日本的长崎)之间的互动。

“港口城市:亚洲多元文化的商贸中心1500-1900年”展,从泛亚洲人的视角来看亚洲主要港口城市几百年来的商品、人群与观念的流动。

新加坡作为开埠港口,有多忙碌,来往人口有多繁杂多元?

来自越南寺庙信徒供奉神明的印度金饰展品显示,印度人和马来人混血的遮地人(Chettiar)社群,足迹遍布世界,包括200年前到越南的西贡协助建立寺庙。当时,本地冶里(Pondicherry)和西贡同为法国殖民地,交流紧密。

不同亚洲港口城市在葡萄牙等殖民者影响下,从果阿、广州到巴达维亚出品各种混杂特色的椅子,陈列展厅。

港口城市充斥各种舶来品,商业竞争激烈,对于稀有物品的渴望,造成大量赝品和仿制品应运而生。印度盛产外销棉布纺织品普及全球各地,包括日本和服采用印度棉(称为“更纱”),“模仿”印度与中国版画等图案设计。因为印度棉广受欢迎,引来东南亚的峇迪蜡染布和欧洲印花棉布涌现市场。

亚洲港口城市的共通性

英国女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1883年在《黄金半岛之旅》记载,当时从黎凡特到中国人身着东方化丝绸纱纺的服饰穿梭街头,全身金光闪闪的穆斯林,一身雪白服饰的祆教徒,身穿暗黑丝绸服饰的犹太与阿拉伯人,穿着土耳其红白服的克灵人,全白缠头巾与衣裤的孟买商人,红色纱笼的马来人,身着马德拉斯帘纱的锡克人,以及不同阶层的华人,从蓝或褐色的苦力棉衬衣到丝绸服饰的富商,形成混杂迷人,充满魅力的景观。

中日之间宗教文化交流紧密,日本寺庙收藏的独湛性莹(1628-1706)高僧画像显示,来自福建莆田的独湛性莹跟随来自福建福清的师傅——隐元隆琦高僧,1654年抵达长崎港。七年后,隐元隆琦在京都建立“万福寺”,是日本禅宗黄檗宗及煎茶道的始祖。独湛性莹后来担任“万福寺”住持。

客卿策展人李炳荣说:“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不是意外诞生的,而是有史可循。当年港口流动的商品与族群已很国际化与多元化,我们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国际化、多元化。”

李炳荣指出,有些进出港口城市的货品比如瓷器,混合多种文化特征,难以追溯单一源头,而且这些物品常被模仿、抄袭,是接纳,也是回应。

李炳荣认为,很多时候我们爱强调不同文化的特殊性,而忽略文化的共同性,数百年来,新加坡与主要亚洲港口城市有不少共通之处。比如叻沙美食,很难说源自新加坡或马来西亚,而是本区域共通的美食。这个区域有些共同传承的文化遗产。

亚洲文明博物馆从今天起,举行“港口城市:亚洲多元文化的商贸中心1500-1900年”展(Port Cities: Multicultural Emporiums of Asia,1500-1900)。亚洲文明博物馆馆长陈威仁指出,这回结合八个国家22个文化机构与私人藏品租借办成特展,从泛亚洲人的视角来看亚洲主要港口城市几百年来的商品、人群与观念的流动。

陈威仁说:“在新加坡之前的开埠港口城市显示,城市的全球化与多元化不是到了现代才有的现象,当时全球化贸易网络在16到20世纪期间已然建立。展览可以让我们思考:我们为何这样?我们从哪里而来?”

配合展览,博物馆主办策展人讲座与市集等活动,详情可上网www.acm.org.sg了解。展览即日起举行至2017年2月19日,门票$23,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13(包括12月特展《城市与国王:缅甸古代珍藏》)。